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埃里克森社会发展理论

2021-07-10 18:14:08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埃里克森社会发展理论”,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埃里克森社会发展理论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是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据往年考题来看,多以单选题、多选题等客观题的方式进行考察,出题形式主要是以例子的方式考察对该理论阶段的理解和选择。因此,该部分的学习重在对每个阶段冲突的理解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记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整个的发展过程可以转化为八个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1.婴儿期(出生到18个月):基本信任对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婴儿期是获得基本信任感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的阶段。当婴儿从一个安全的稳定的子宫环境出生到一个不确定的环境,需要去确认外界环境的安全性。当孩子哭或饿时,如果父母能够及时出现,满足婴儿的需求,那么婴儿就会建立对父母的信任,进而发展为对一般人的信任。反之如果得不到周围人们的关心与照顾,他就会对外界特别是对周围的人产生害怕与怀疑的心理。

2.儿童早期(18个月-3岁):自主对害羞和疑虑的冲突

儿童早期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害羞感与疑虑感的阶段。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他们想要自己去做,自己吃饭、自己走路、自己探索世界。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学前期(3-6、7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学龄初期是获得主动感而克服内疚感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4.学龄期(6、7-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学龄期是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

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的冲突

青春期这一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同一性的确定和自我角色的形成。在这个时期,青少年面临新的社会要求和社会的冲突而感到困扰和混乱,经常考虑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他们从别人对他的态度中,从自己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中,逐渐认清了自己,认清自己的角色,并确立自我意识,达到自我同一性。否则,青少年就会遇到角色混乱的危机,即无法体验到自身的存在,怀疑自我认识与他人对自己认识之间的一致性。

6.成年早期(19-30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成年早期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也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亲密的社会意义是指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只有具有牢固的自我同一性的青年人,才敢于冒与他人发生亲密关系的风险。因为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与其他人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

7.成年中期(30-60岁):繁殖对停滞的冲突

这是中年期与壮年期,是成家立业的阶段,也是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的阶段。当一个人顺利地度过了自我同一性时期,以后的岁月中将过上幸福充实的生活,他将生儿育女,关心后代的繁殖和养育。埃里克森认为,一个人即使没生孩子,只要能关心孩子、教育指导孩子也可以具有繁殖感。反之没有繁殖感的人,其人格贫乏和停滞,是一个自我关注的人,他们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不关心他人(包括儿童)的需要和利益。

8.成年晚期(60岁以上):完美感与绝望感的冲突

成熟期是获得完美感,避免绝望感阶段。当老人回顾过去时,如果前面七个阶段积极的成分多于消极的成分,就会在老年期汇集成完美感,回顾一生觉得这一辈子过得很有价值,生活得很有意义。相反,如果消极成分多于积极成分,就会产生失望感,感到自己的一生失去了许多机会,走错了方向,想要重新开始又感到为时已晚,于是产生了一种绝望的感觉,精神委靡不振,马马虎虎混日子。

【经典例题】

1.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时期(12到18岁)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

A.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

B.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C.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

D.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答案】D。

2.新生儿的基本需要如果能及时得到满足,就能对世界感到害怕和恐惧。根据埃里克森发展阶段理论,该阶段的心理-社会矛盾是( )。

A.信任-不信任 B.自主感-羞愧与怀疑

C.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乱 D.勤奋-自卑

【答案】A。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