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够不到的香蕉?””,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学习理论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考得较多,学习理论有很多观点。今天来介绍一下苛勒的学习理论——完形-顿悟说。这部分相关知识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考试题型主要是以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的题型为主进行考查。主要是识记类的题目,需要能够准确地把苛勒和其教育思想进行匹配,并且注意把苛勒的学习理论和其他学者的学习理论进行区分。在本文中,将结合历年考题,对苛勒的学习理论进行梳理。
苛勒,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者之一。
一、理论介绍——学习需要灵光乍现
苛勒的顿悟学习理论是在格式塔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主要观点如下:
(一)学习的本质是主体内部构建完形
苛勒认为:“学习在于发生一种完形的组织,并非各部分的联结。”完形是一种心理结构,是对事物、情境的各部分及其相互关系形成的整体理解,而不是对各种经验要素进行简单的集合。这种新形成的完形与当前情境相对应,反映了情境中各事物的联系与关系。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正是依靠对事物关系的综合认知实现的。
(二)学习的过程是顿悟而非试误
学习就是知觉的重新组织,这一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而是突然的顿悟。学习者通过对问题情境的观察,理解其各个部分的构成及相互联系,整理出制约问题解决的各种条件,逐个分析解决,从而发现通向目标的途径。由此可见,学习绝不是简单地形成由此及彼的神经联结,而是头脑里积极主动地对情境进行组织的过程。因而,与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不同的是,顿悟学习理论更注重思想和意识在学习中的作用。
二、研究支持——黑猩猩与香蕉的故事
1913年,苛勒前往加那利群岛中的特内里费岛担任类人猿研究基地的主任,他原计划只在岛上呆几个月,但是,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爆发,苛勒被放逐在岛上直至1920年。他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对黑猩猩进行了一系列著名的顿悟学习实验。下面,介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实验。
(一)叠箱实验
苛勒把一只饥饿的黑猩猩关在笼子里,笼子高处挂着香蕉,黑猩猩无法够到。同时,苛勒又在笼子里放了一只箱子,然后悄悄地躲在一旁,观察黑猩猩能否发现箱子的用处。因为拿不到香蕉,黑猩猩在笼子里焦躁不安,发出愤怒的吼声,来回跳个不停。有时,它甚至会拉着箱子到处乱转。显然,这时箱子只是它撒气的对象。跑累了,它就把箱子扔到一边。过了一段时间,它似乎领悟到了什么,迅速跑到箱子处,把箱子拖到香蕉下面,爬上去,轻轻松松地拿到了食物。
(二)接杆实验
苛勒把一只黑猩猩关在笼子里,在笼外它够不到的地方放了一串香蕉。他为黑猩猩设计了两根棍子,两根棍子都不长,不能直接够到食物。但其中一根棍子较细,可以插到另一根棍子中,恰好能够接起来变成一根长棍。这个问题对黑猩猩来说似乎有些困难,它花了好长的时间也没办法够到食物。对此,苛勒给了它一些提示,把一根手指插到另一根棍子中去,可惜它还是不明白。黑猩猩漫无目的地把两根棍子握在手里把玩,玩着玩着,黑猩猩发现它手里各拿着一根棍子,放在一起时看起来像条直线。于是,它把细的棍子插到粗的棍子中,迅速跑到笼边,用接起来的棍子够到了食物。
三、理论应用——对你有什么启发?
格式塔学派的顿悟学习理论强调了有机体内部的认知能力,关注知觉和认知(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冲击了当时流行的S-R联结主义,为后来认知派学习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启发。其中有关问题理解、记忆保持和学习迁移等方面的理论在实际应用中也具有指导意义。
1.鼓励学生更多地去理解问题,而不是机械重复练习。
2.指导学生通过理解本质来加强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培养学生在相似情境中迁移的能力,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
4.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整体把握,进而训练创造性思维。
5.利用顿悟产生的成就感,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小牛试刀】
1.【单选】基于( )实验,格式塔学派的苛勒提出了顿悟的学习概念。
A.猫开笼门 B.鼠走迷宫 C.鸽子啄拉杆取食 D.猩猩取香蕉
1.【答案】D。解析:桑代克利用猫开笼取食实验得出了“尝试-错误理论”。托尔曼运用小白
鼠的迷宫实验证明了S-O-R之间的联系。鸽子啄拉杆取食实验是由斯金纳做的,证明了他的强化理论。苛勒运用黑猩猩取香蕉的实验证明了“顿悟学说”。故本题选择D。
2.【多选】以下流派属于认知学习理论流派的是( )。
A.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B.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C.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D.奥苏泊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2.【答案】ACD。解析:认知派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建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当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时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包括的人物观点包括:(1)苛勒的完形——顿悟说;(2)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认知-目的说);(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4)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认知同化说);(5)学习的信息加工论观点。由此可知,ACD属于认知学派,B项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属于行为主义学派。故本题选ACD。
3.【判断】苛勒的“顿悟”与桑代克的“试误说”是相互独立于排斥的。( )
A.正确 B.错误
3.【答案】B。解析:完形-顿悟学说作为最早的一个认知性学习理论,肯定了主体的能动作用,强调心理具有一种组织的功能,把学习视为个体主动构造完形的过程,强调观察、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对反对当时行为主义学习论的机械性和片面性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苛勒的完形-顿悟学习与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也并不是互相排斥和绝对对立的。尝试-错误往往是顿悟的前奏,顿悟则是练习到某种程度时出现的结果。故题干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