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塞利格曼与习得性无助实验

2021-03-01 16:54:46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塞利格曼与习得性无助实验”,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根据归因理论,个体如果总是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不可控的能力就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习得性无助经常和归因理论、成就动机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等理论结合,除了考查客观题以外还经常考查材料分析,因此需要同学们加以重视。

1.经典实验——电击狗实验

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和史蒂文·梅尔(Steven Maier)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期和70年代早期进行了形成该理论基础的首次实验。塞利格曼和梅尔合作进行电击狗的实验,以观察狗的反应。

实验第一阶段分A、B、C两组

A组【控制组】 系上链子一段时间,不进行电击
B组【可反抗组】 系上链子后进行电击,但狗狗可以通过鼻子按压面板而避免遭到电击
C组【不可反抗组】 系上链子后进行电击,但狗狗无法躲避电击

之后进行第二阶段。在第二阶段,研究者将这三组狗依次放在双分电击笼中,并观察他们的反应。

狗将被放置于一个笼子里,中间由一道低矮的障碍物隔开;笼子的一边通电,另一边不通电,只要跳过中间障碍物就可以免受电击。

A组【控制组】 遇到电击,狗跳过障碍物到另一侧
B组【可反抗组】 遇到电击,狗跳过障碍物到另一侧
C组【不可反抗组】 几乎所有的狗从头到尾未试图跨越障碍物

塞利格曼认为,第一组和第二组的狗很快就明白自己只要跳过障碍物就可以避免电击;而第三组的狗基于之前的经验,意识到自己根本无法躲避电击的折磨,于是放弃尝试,出现了习得性无助。

2.人类的习得性无助的实验

塞利格曼认为,不仅动物会产生习得性无助,人也会产生,因此,塞利格曼进行了人的习得性无助的实验。

第一组 学生被安排听一种噪音,而且不论这组的学生做出什么样的努力,都无法使这个噪音停止。
第二组 学生被安排听一种噪音,不同的是,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某种努力来使噪音停止。
第三组 学生不用听任何噪音,只需要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待一段时间。

在进行完这个实验后,这三个小组的学生马上被安排进行另一个“手指穿梭箱”实验。

在实验中为学生们只要一个人把手放在箱子的一侧,就会一直听到令人厌恶的噪音,只有再把手放在箱子的另一侧时,这种令人厌恶的噪音才会消失。

实验结果显示,第一组的学生把手放在“手指穿梭箱”上的时候,听到了刺耳的噪音,但是他们无动于衷,并没有想办法结束这刺耳的噪音。而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学生在把手放在“手指穿梭箱”上听到刺耳的噪音的时候,会想办法结束噪音,后来他们发现只要把手放到“手指穿梭箱”的另一侧,就可以使噪音停止。

塞利格曼通过“手指穿梭箱”实验证明了人类也会出现习得性无助。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