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态度的功能”,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社会心理学的考察往往较少,一般出现的常规内容基本上集中在社会态度、印象形成、人际关系、群体心理这几个方面。并且考察方式多以客观题考察为主,识记理解较为简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态度的功能这部分的考察内容。
根据卡茨的观点,态度的功能有四种:
(一)功利性功能(适应性功能/工具性功能)
态度可以用于衡量客体的价值,那些个体对其持有积极态度的对象,必然意味着它对态度主体更有价值,或者可以帮助个体解决某些问题,或者能够给个体带来某种益处。就好像在成语“远亲不如近邻”中,人们对近邻的态度更为积极,那是因为在生活中,近邻能够提供的帮助比远亲更多,功利性功能更高。
(二)自我防御功能
在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大学一年级新生刚入校时,常对自己的学校或专业不满意,他们可能会对学校与专业表达出消极的态度。但随着时间推移,个体对学校、对专业的态度开始转变,当他们毕业之后,对母校和所学专业的态度通常会变得积极,当别人批评其母校或所学专业时,他们会尽力为之辩护,这种态度变化很好地反映了其自我防御功能。当母校或者所学专业成为自我的重要标志时,积极的态度有利于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而消极的态度则会减损自我价值。
我们常见的心里防御机制有:升华、补偿、退行、转移、合理化、否认、共情等。
(三)价值表现功能
在态度体系中,相对抽象的态度居于态度体系的上位,越是上位(抽象)的态度越接近价值观。价值观是个体的核心信念体系,其与态度的区别在于:态度更为具体,与特定对象相联系,而价值观更为抽象,不指向特定对象,它是个体评价客体价值的基本准则;评价是态度认知成分的核心要素,而做出评价必须以价值观作为基础;价值观对行为的影响是间接的,必须通过影响态度来影响行为,而从根本上看,行为中所反映的态度,能够表现个体的价值观。个体通过展示态度来表现价值观的行为,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四)认知引导功能
态度包含认知成分,同时也具有认知引导功能。一种态度一旦形成,就会引导个体选择性地理解并相信某些信息,同时选择性地怀疑或否定某些信息。例如一提起传销,人们经常会想起“洗脑”一词。那么,到底什么是洗脑呢?对于传销活动来说,所谓洗脑就是指让人形成一种稳定的态度:从认知方面来看,相信传销是有益的、能够帮助自己发家致富;从情感层面来看,让人形成对传销活动的积极体验;从行为倾向上来看,让人表现出进行传销活动的预备反应来。做到这些以后,就可以说完成了洗脑,被洗脑的人回到自己的生活中以后,会积极地开展传销活动。当有人试图说服他传销本质上是一种金字塔骗局时,被洗脑者通常不愿意接受这些说法。其根本原因在于,已有的稳定态度会让人怀疑甚至否定与原有信息不一致的事实。态度一旦形成,在未经改变的情况下,总是会引导个体选择性地相信与其态度相符的信息,同时让个体怀疑与已有态度不相符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