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常考人物_班杜拉”,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对众多教育学及心理学人物的考查特别多,但整体来看,主要的考查角度大多均从人物及对应观点的匹配、事例反选题、定义反选题等方面展开;但是考虑到各大人物及其相关知识点比较分散,所以广大考生在备考时,需要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简而言之,就是把每个人物的相关知识点都归纳总结在一起,这样就可以轻松的应对考试。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备考,本次知识点梳理中,我将必考人物之一的“班杜拉”在教育心理学考查中常考的部分知识点进行了汇总梳理,并从考情介绍和相关知识点梳理、考题回顾三个方面全面展开,帮助广大考生全面清晰地了解“班杜拉”。
一、考情介绍
该知识点在教师招聘考试中的考查主是要是以客观题为主,即主要以单选、多选、判断题为主,简答论述的考频相对较低,所以整体考察难度不大,考生主要以理解和识记即可。
二、相关知识点梳理
班杜拉虽也是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但与其他行为主义代表人物不同的是,班杜拉不满于极端行为主义的观点,在吸取了认知学习理论观点后,形成了一种认知-行为主义的模式。形成了很有特色的社会学习理论,所以,掌握该人物及其对应知识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掌握:
(一)社会学习理论
1、实验:波波玩偶实验。
班杜拉的实验是将儿童置于两组不同的成人模特当中,一组是具有攻击性的模特,另一组是非攻击性的模特。在观察了成人的行为之后,让他们进入一个没有模特的房间,观察他们是否会模仿先前所见到的模特的行为。
班杜拉事前就预言会有几件事情发生:
(1)他预言,观察到成人模型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即便没有成人模特在场,也会出现攻击性行为。
(2)观察到非攻击性行为模特的儿童比要比另一组少得多,观察非攻击性模特的一组也要比对照组的攻击性行为少得多。
(3)儿童模仿同性行为比模仿异性行为要多得多。
(4)男孩的攻击性要比女孩强。
该实验内容为:通过让几组小孩分组观看成年人殴打波波玩偶后是受到奖励还是惩罚的过程,然后当这些小孩独自面对“玩偶”时会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
实验结果表明:学习是通过观察和对行为的强化来获得的。
2、观察学习(又叫替代学习)
(1)直接观察:所谓直接观察其实就对榜样行为进行的模仿,这是一种比较低级的观察学习,即榜样做什么,你也做什么。
(2)抽象性观察:即观察者从榜样哪里抽取了一定的原则或者原理。如:小孩通过电影电视看到榜样表现出欺软怕硬的行为,那么他可能在学校里遇到相似的情景也会表现出这样的行为。
(3)创造性观察:这是一种最高级的观察学习,即把观察来的原理、原则结合自身特点形成独特的行为方式。如:新手老师从专家老师那习得的授课技巧,结合自己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授课风格。
(4)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一保持一复制一动机如:晚上下班回家,看到路边有跳广场舞的(注意),记住了刚才跳舞的画面(保持),学会了(复制),朋友跳这个舞瘦了,然后我也去跳了(动机)。
3、强化的分类
(1)直接强化:观察这仅表现出观察的行为便受到强化,如:看到小伙伴好好学习,然后我也好好学,结果被老师表扬了。
(2)替代性强化:看到榜样被强化,自己也被强化了,如:杀鸡给猴看。
(3)自我强化:自己根据自己的标准对自己进行的强化或者是惩罚自己,如:考试没考好,对自己进行惩罚。
(二)自我效能感
1、概念:对自己是否能完成某件事情进行的主观判断。
如:你认为你能通过教师招聘考试,则会产生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即很自信。如果认为自己难以通过该考试成功上岸,则会随之产生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即不自信、甚至自我怀疑。
2、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1)成败经验,如:一个人成功的经验很多,那自然就会很自信,即自我效能感很高。因此,成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最重要的因素。
(2)替代性经验:强调和你水平差不多的人,如果他能做成某事,那么你就会认为自己也能做成某事。
(3)言语信息:作为老师或者父母,我们可以通过言语劝说告诉学生:“你是最棒的”、“你一定可以”等来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4)情感状态: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消极悲观的状态,那么他就会处于低自我效能感,反之是高自我效能感。
三、考题回顾
1.【判断题】班杜拉认为,人类学习的实质是观察学习。( )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因此,人类学习的实质是观察学习。故表述正确。
2.【单选题】亚历山大曾经说过:“命令只能指挥人,榜样却能吸引人”。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这强调的是( )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A.直接强化 B.替代性强化 C.自我强化 D.效果强化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班杜拉对强化的分类。班杜拉认为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学的强化,并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其中,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题干中,亚历山大这句话强调的是榜样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因此,这强调的是替代性强化在教育实践中的作用。B项正确。
A选项,直接强化是指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与题干不符,排除。
C选项,自我强化是指观察者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与题干不符,排除。
D选项,效果强化不属于班杜拉对强化的分类,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3.【多选题】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的过程包括( )。
A.注意过程 B.保持过程 C.动机过程 D.运用过程
【答案】ABC。本题考查观察学习。观察学习,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子过程。注意过程是指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景的过程。保持过程是指观察者记住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言语形式将它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以及存储。复制过程是指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景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为外显的行为。动机过程是指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奖励。A、B、C三项正确。
D选项,运用过程是指将知识的理论学习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与题干不符,排除。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BC。
4.【论述题】简述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的内涵及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答案】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1)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的因素。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
(2)替代性经验。他人的替代经验也会影响自我效能。当个体看到与自己的能力水平相当的人在活动中取得成功时,便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活动情境时,也能获得同样成功,从而提高自我效能。反之亦然。
(3)言语劝说。通过说理让学生相信自己具有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就会给学生增添学习活动的动力,增强克服困难的毅力。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
(4)情绪唤醒。高水平的唤醒使成绩降低而影响自我效能,当人们不被讨厌刺激所困扰时更能期望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