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心理学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是个小难点,对于所属阶段的特点和判断容易发生混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对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的知识点进行了如下梳理。
一、理论简介
科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来研究道德,最经典的就是“汉斯偷药”的故事,让儿童对道德两难故事做出判断。
欧洲有个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认为只有本城有个药剂师新研制的药能治好她。配制这种药的成本为 200 元,但销售价却要 2000 元。病妇的丈夫汉斯到处借钱,可最终只凑得了1000元。汉斯恳求药剂师,他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药剂师不仅没答应,还说:“我研制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汉斯别无它法,利用晚上撬开药剂师的仓库门,把药偷走了。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当这样一个道德两难故事呈现给孩子们之后,科尔伯格围绕这个故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让儿童讨论,以此来研究儿童道德判断所依据的准则及其道德发展水平。
1.汉斯应该偷药吗?为什么?
2.他偷药是对的还是错的?为什么?
3.汉斯有责任或义务去偷药吗?为什么?
4.人们竭尽所能去挽救另一个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为什么?
5.汉斯偷药是违法的。他偷药在道义上是否错误? 为什么?
6.仔细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认为汉斯最负责任的行为应该是做什么?为什么?
科尔伯格根据儿童的回答将其分为以下三水平六阶段:
三水平 | 六阶段 | 表现 |
前习俗水平 (9岁以下) | 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 以免去体罚与服从权力为道德判断的依据,凡是造成较大损害、受到较严厉惩罚的行为都是坏的行为。反之,一种行为即使都是出于恶意,但如果未被觉察或未受到惩罚那就不是错误的,因此本阶段儿童尚缺乏真正的是非观念。 |
工具性的相对 主义定向阶段 | 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 |
习俗水平 (10-20岁) | 人际协调的定 向阶段 | 处在该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总是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好孩子”的要求,并总是尽量按这种要求去思考。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 |
维护权威或秩 序的定向阶段 | 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因此,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 | |
后习俗水平(20岁以后) | 社会契约定向 阶段 | 处于这一水平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在强调按契约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的同时,认识到个人应尽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 |
普遍道德原则 的定向阶段 | 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在根据自己选择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时,认为只要动机是好的,行为就是正确的。在这个阶段上,他们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 |
二、关键词做题技巧
三水平 | 六阶段 | 关键词 |
前习俗水平 【关注自己】 | 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 避害 |
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 趋利 | |
习俗水平 【关注他人】 | 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 | 赞赏认可 |
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 法不可改 | |
后习俗水平 |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 多人可改 |
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 道义至上 |
三、例子串讲
1.小北打破了妈妈花瓶,妈妈问:“错没错?”,小北说:“错了,如果我不说我错了,你就会打我”。(关键词:避害,小北处于: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2.小北打破了妈妈花瓶,妈妈问:“错没错?”,小北说:“错了,我说我错了,就会有糖果吃”。(关键词:趋利,小北处于: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
3.小南捡到10块钱,交给了警察叔叔说:“我妈妈说了,捡到钱交给警察叔叔才是好孩子”。(关键词:妈妈的赞赏和认可,小南处于: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
4.小南捡到10块钱,交给了班主任说:“我们班规班纪规定了,捡到钱要交给老师”。(关键词:维护班规班纪,法不可改,小南处于: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5.最近一直连续上课15天,不少同学都觉得很疲惫,于是上课时,班里30个同学25个同意先聊天休息半个钟头再上课。(关键词:班规班纪,多人同意后,多人可改,班级同学处于: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6.小东上学途中由于帮老人推车回家上学迟到了,小西认为帮助别人是对的,不应该处罚小东。(关键词:道义至上,小西处于: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四、测一测
1.【单选题】小朱在看完电影《我不是药神》之后,认为电影中的男主角即使是为了病友能够减轻病痛也不能私自购买盗版药,因为如果人人都去买盗版药,社会就会变得很混乱。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她此时的道德发展处于( )。
A.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B.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C.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D.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把儿童道德的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其中,习俗水平包括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的儿童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题干中,小朱认为如果人人都去买盗版药,社会就会变得很混乱,说明小朱判断行为好坏的准则是,有无维护社会秩序。因此,小朱的道德发展处于遵守法规取向阶段。故本题选C。
2.【单选题】学生李明在上学的路上帮助突然生病的路人而迟到,老师征求大家的意见,是否对李明进行处罚。张阳认为,李明助别人是对的,不应该处罚,张阳的道德发展水平最可能处于(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中习俗水平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把儿童道德的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其中,后习俗水平的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在根据自己选择的原则进行某些活动时,认为只要动机是好的,行为就是正确的。题干中,张阳认为李明帮助别人是对的,不该受处罚,处于后习俗水平。故本题选C。
以上便是有关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的归纳总结,在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过程中,各位考生可以结合以上的逻辑梳理来对其知识点进行熟练地把握。
最后,再次希望能对各位考生的备考能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