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2021-01-15 20:30:56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创造性的基本特征”,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创造性的基本特征都是教育心理学部分考察的一个重点。考试题型主要以单选题、判断题和多选题的形式出现,以理解性记忆为主。本文在此对其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各位考生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创造性的含义: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例子:人类发明飞机是创造性;毒贩发明的各种毒品,是对社会有危害的,不具有社会价值,故不属于创造性。

二、创造性的基本特征:

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与发散思维相对,聚合思维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研究者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个:

1.流畅性

该特征代表心智灵活,思路通达,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在规定的时间内产生不同观念的数量的多少。对同一问题所想到的可能答案越多,表示流畅性越高。在短时间内产生的观念多,思维流畅性大﹔反之,思维缺乏流畅性。

例如,让小明说出关于面粉的用途,小明的答案有可以做包子、做馒头、做面条、包饺子等,在有限的时间内,答案数量很多,说明小明思维的流畅性好。教师让学生说出砖都有哪些用途,学生回答可以盖房子,筑墙,修路,当武器打人,练功,垫东西等,在规定时间内能回答很多答案,说明学生思维流畅性好。

2.变通性

变通性又称灵活性,是指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多变。它不仅要求思维的发散有一定的数量和速度,而且要求思维不局限于某个方面,能产生新的构想﹐提出不同的新观点。对同一问题所想出不同类型答案越多者,变通性越高。富有创造力的人思维比一般人的思维出现的想法散布的方面广,范围大,而缺乏创造力的人思维通常只想到一个方面而缺乏灵活性。

例如,让学生尽可能举出报纸的用途,学生会有“学习用”“包东西”“当坐垫”“折玩具”“剪成碎片扬着玩”“裹在身上取暖”“用来引火”等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答案,说明学生变通性好。

3.独创性

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能独具慧心,想出不同寻常的、超越自己也超越前辈的意见,具有新奇性。对同一问题所提意见愈新奇独特者,其独创性越高。俗话说,知人所不知,见人所不见,这句话就体现了独创性好。

例如,创造思维的独特性同我国古代兵法中所强调的“出奇制胜”的原则不谋而合。“牛”本来是用来耕地的,古代齐国的田单想到了大摆“火牛阵”;“船”本来是用以渡人载货的,诸葛亮想到了草船借箭。让学生“回答什么东西是圆的”,他会有“歌唱时的嘴巴”“老鼠的洞”等新颖独特的答案。爱迪生利用头发来做过灯丝,一般人想到头发就是做假发,爱迪生用来做灯丝。只有少数人能想到面粉可以做炸弹。

记忆口诀:变毒瘤

区分:

流畅性:解决问题的方案的数量多。

变通性:解决问题的方案的种类多,随机应变。

独创性:新颖,独创。

以上便是有关创造性的基本特征的相关知识点的总结,在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过程中,各位考生可以结合以上的逻辑梳理来对其知识点进行熟练地把握。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