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让人头疼的舒伯特课程目标取向的分类

2021-11-29 18:13:35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让人头疼的舒伯特课程目标取向的分类”,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课程这一章知识点中,舒伯特课程目标分类的考试频次逐年攀升,多数都以客观题即单选、多选、判断的形式出现,不仅是难点也是重点。接下来带领大家分清楚四个目标。

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将课程目标归结为四种,即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1)普遍性目标是基于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这些宗旨或原则直接运用课程领域,成为课程领域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这种目标的特点是把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和课程目标等同起来,因而具有普遍性、模糊性、指令性,可普遍运用于所有教育实践中。

关键词总结:一般的教育宗旨和原则,对各门学科都有普遍的指导价值,共性要求(没有特指)。

优点:方向性、指令性。

缺点:模糊、泛化,缺乏科学依据,有一定随意性。

(2)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加以陈述的课程目标,它指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其基本特点是:目标的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

关键词总结:课程目标是期待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导向,控制,激励和评价功能。

优点:精准、具体,有利于教师对教学目标和方向的控制。

缺点:忽视了难以被量化被测评的内容,预先的行为目标可能不适合教学实际情景。

(3)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它是问题解决的结果,是人的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总结: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自发的,非预期的。

优点: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变化,能力形成和个性发展;把教育看作过程,而非结果。

缺点:对教师要求高,给教师增加大量额外工作。

(4)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教育情境中的种种“际遇”,每一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这是美国课程学者艾斯纳提出的一种目标取向。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个性化,因而超出了现有的文化工具并有助于发展文化。

关键词总结:关注学生的创造精神、批判思维,适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安排。

优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关注个性差异。

缺点:表述过于模糊,在有些科学领域,很难保证学生能掌握所必需的学习内容。

1.【单项选择题】张老师要求学生参观动物园回来后谈谈各自看到的有趣的事,这种关注学生创造反应形式的目标是( )。

A.普遍性目标 B.行为目标 C.表现性目标 D.生成性目标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主要分为: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指的是教育情境的种种遭遇中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是生成性目标的进一步发展,它关注着学生的创造精神、批判思维,适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安排。题干中老师让学生回来后谈谈自己看到的有趣的事情,关注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的体验,是以学生活动为主安排的课程,属于表现性目标。C项正确。

2.【单项选择题】课程的( )是指学生在从事某种活动后所获得的结果。它关注的是学生活动中表现出来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的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

A.普遍性目标 B.行为性目标 C.表现性目标 D.生成性目标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目标取向。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发展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课程目标取向包含: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和表现性目标取向。其中,表现性目标指在教育情境中每一位学生个性化的表现,是生成性目标的进一步发展。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C项正确。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