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论语》_古语今说

2021-11-05 17:50:15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论语》_古语今说”,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教育学的知识考察中,《论语》的学习不能算作难点,但由于古语较多,部分学员对含义的理解稍有困难,因此不能很好的通过古语掌握思想,因此对此部分作综合整理。

一、《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及翻译

1.启发性原则: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导学生,不到他冥思苦想仍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给他指出一个方面,如果他不能由此推知其他三个方面,就不再教他了;

【相关考点】

(1)世界最早启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VS西方最早启发:苏格拉斯——产婆术/问答法;

(2)愤: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开其意;发:达其辞;

2.全面教育:

“有教无类。”:一可指不分贵贱贤愚,对各类人都可以进行教育;二可指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孝顺、有的不孝,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

【相关考点】有教无类体现了一定意义的教育公平

3.因材施教:

(1)朱熹总结“夫子施教各因其材。”:孔夫子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是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针对性教学;

(2)“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孔子说:“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处事的动机,了解他心安于什么事情。那么,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这个人的内心怎能掩盖得了呢?”;

【相关知识链接】教学原则、德育原则

4.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

5.巩固性原则: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别人的)老师了;

【相关知识链接】教学原则

6.知行统一:“力行而近乎仁。”:知道做人的道理,然后努力去践行,就能够接近仁义的境界;

7.疏导原则:“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孔子一步一步的由浅入深的教育弟子,用文化知识让弟子的常识渊博,用礼仪规范约束弟子的行为,受到这样的教育,会让弟子感到学习是很快乐的事,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永远不想停止;

【相关知识链接】德育原则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当管理者自身端正,作出表率时,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就会跟着行动起来;相反,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而要求被管理者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

【相关知识链接】德育方法:榜样示范法

9.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知道这件事不如爱好这件事,爱好这件事不如有快乐的情感体验;

二、《论语》其他考点

1.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循循善诱、不耻下问、身体力行、学思结合、温故知新

2.教学态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牛刀小试

1.【单选】《论语》是记述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论的语录集。下列不属于《论语》中的教育思想的是( )。

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教学相长

D.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教育学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教学相长”出自《学记》中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其意思是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因此,“教学相长”不属于《论语》中的教育思想。C项与题干相符。

选项A,“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是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该句属于《论语》中的教育思想。与题干不符,排除。。

选项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意思是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但不知如何表达时,不去开导他。该句属于《论语》的教育思想。与题干不符,排除。

选项D,“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如果管理者自身端正,不用下命令,被管理者也会跟着行动起来;如果管理者自身不端正,那么,纵然三令五申,被管理者也不会服从的。该句属于《论语》的教育思想。与题干不符,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2.【单选】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中提出的“有教无类”体现了( )。

A.教育均衡思想

B.教育公平思想

C.启发性教学思想

D.以身立教思想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这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教育公平的思想。B项正确。

选项A,教育均衡,实质上是指在教育公平思想和教育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享受平等待遇的教育理想和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与题干不符,排除。

选项C,启发性教学思想是指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题干不符,排除。

选项D,以身立教指的是教师要为人师表,给学生做好榜样示范。与题干不符,排除。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