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蒙台梭利教育理论

2021-10-28 17:40:58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蒙台梭利教育理论”,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蒙台梭利是意大利幼儿教育家,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因提出“儿童心理缺陷和精神病患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教育训练比医疗更为有效”的观点受到广泛关注,特创办学校,研究蒙台梭利教法,并以此为依据创制了一系列教具,在有效教育低能儿方面取得极大成功。蒙台梭利教育法以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为目标,主张让儿童处在“有准备的环境”中,通过“工作”的方式,自由、自主地发展。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会以客观题及主观题的形式出现。需要大家对蒙台梭利的教育理论进行整体把握并区分细致考点。为方便大家更好的记忆及区分,以口诀方式呈现蒙台梭利知识点。可记忆为:“一二三四五,蒙台梭利上山打老虎。”

一包括:

1.“一所学校”: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开办了一所招收3-7岁贫民儿童的幼儿学校,并命名为“儿童之家”。

2.“一个教育目的”:发展儿童生命的法则。

3.“一个教育原则”:根本原则是使儿童获得自由(具体的教育原则包括:①环境教育原则。②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者原则。)

二包括:

“两个地位”:蒙台梭利被称为“国际公认的进步幼儿教育的先驱”、“幼儿园的改革家”。

三包括:

三本著作:

1.《蒙台梭利教育方法》:根据“儿童之家”的实验成果,发表该书,全面阐述她的学前教育观点和方法,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广为传播。

2.《童年的秘密》:书中,蒙台梭利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儿童观,总结出了“蒙台梭利式”的教育新理念。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儿童发育的“敏感期”。阐述儿童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分析儿童心理的歧变。探讨了成人与儿童的冲突关系,并详细论述了儿童的工作本能和主导本能、儿童的权利及父母的使命。

3.《有吸收力的心智》:在此书中写到“儿童有一种能够吸收知识的心理,他们能够自己教自己。”该书体现出蒙台梭利基于卢梭、裴斯泰洛齐等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医学、心理学等学科成果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儿童观。

四包括:

1.儿童观四个特点:

(1)具有独特的心理胚胎期。她认为人类有两个“胚胎”期:一个是在母体内生长发育的过程,可称为“生理的胚胎期”,另一个则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的(或称精神的)胚胎期”,在“内在生命力”的驱使下,实现心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

(2)心理具有吸收力。蒙台梭利认为婴幼儿具有一种下意识的感受能力与特殊的鉴别能力,简称“吸收心理”,也就是说,儿童有一种自动成长的冲动,认为儿童天赋异禀。该观点在《有吸收力的心智》一书中体现,与“双重胚胎期”概念紧密相连,如同胚胎期通过从周围环境中吸取一切养分以完成自我生长,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吸收性心智”。

(3)心理具有敏感期。蒙台梭利认为,在发展过程中也经过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某种心理的倾向性和可能性显示出来,过了特定的时期,其敏感性则会消失。常考查的敏感期:语言、动作、感官敏感期(0~6岁);秩序敏感期(2~4岁);细节敏感期(1.5~4岁);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书写敏感期(3.5岁~4.5岁);阅读敏感期(4.5~5岁);文化敏感期(6~9岁)。

(4)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发展既有连续性又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将儿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 年龄
第一阶段 0~6岁(儿童个性形成的最重要时期。)
第二阶段 6~12岁(增长学识和艺术才能,有意识学习智力活动。)
第三阶段 12~18岁(根据自己兴趣探索事物,像对成人一样宣传教育。)

2.教师的四角色:

环境的提供者、示范者、观察者、支持者和资源者。

3.蒙氏四要素:儿童、教师、环境(物质环境+人文环境)、教具。(记忆:儿童在教师有准备的环境中操作教具以工作。)

五包括五个教育内容:

1.感觉教育(视、听、嗅、味、触,触觉最主要;感觉教育二原则=循序渐进+自我教育原则。)

2.语言教育(书写先于口语,口语训练的两种形式=提供阅读教材+交谈。)

3.纪律教育(纪律建立在自由基础上,是在“有准备的环境”里通过充分开展自由活动形成的。)

4.数学入门教育(主要学习途径是通过各种感官教具和材料。)

5.日常生活教育(日常生活技能、园艺活动、手工作业、体操、节奏动作。)

下面有几道题来检测知识点是否记忆扎实:

1.强调感官教育,并设计了一套发展儿童感官的教学材料的儿童教育家是( )。

A.蒙台梭利 B.柏拉图 C.卢梭 D.夸美纽斯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A选项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遵循着一定的原则:一是循序渐进原则。照顾儿童的个别差异,把感觉教育同读、写、算的教学结合起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发展。二是自我教育的原则。她提倡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进行自我选择、独立操作、自我矫正。蒙台梭利非常重视环境的创设,即为儿童提供一种有准备的环境。所谓有准备的环境,就是一套经过组织及协调的材料或玩具,用来促进儿童有效的学习。B选项柏拉图是西方历史上最早提出优生优育和公共学前教育思想的教育家。C选项卢梭提倡自然教育,培养自然人。D选项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学之父,提出泛智思想,提出班级授课制。所以B、C、D选项均不正确,因此本题选A。

【知识点】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概述——幼儿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初创阶段

【难度等级】★

2.蒙台梭利的教育原理是以( )为出发点的。

A.儿童中心 B.儿童生命 C.适应自然 D.反对成人化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蒙台梭利的教育原理。蒙氏教育最独特的魅力在于她独特的“儿童观”。蒙台梭利认为,儿童与成人本性是不一样的,教育要以“儿童生命”为出发点,顺应儿童的内在需要,使儿童获得自由。蒙台梭利的教育原理是以“儿童生命”为出发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现儿童“生命的法则”,帮助儿童发展生命。因此本题选择B。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不选ACD。

【知识点】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概述——幼儿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初创阶段

【难度等级】★

3.蒙台利梭被誉为20世纪初的“幼儿园改革家”下列观点是得到蒙台利梭认同的是( )。

A.开展以成人为中心的教育 B.发扬传统的班级统一教学

C.培养和保护儿童自身的学习积极性 D.反对儿童个别学习

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蒙台梭利的教育原理。蒙台利梭提出教育的根本原则是使儿童获得自由,使儿童的天性得以自然地表现,幼儿的学习应是自愿的,非强制性的,教师的作用在于为儿童提供符合其身心发展的环境,帮助儿童实现自我教育。因此本题选择C。

【知识点】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概述——幼儿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初创阶段

【难度等级】★

4.对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重视孤立的感官训练 B.忽视创造力

C.重视生活经验 D.缺乏社会互动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蒙台梭利的教育原理。蒙台梭利教育法以培养儿童健全的人格为目标,主张让儿童处在“有准备的环境”中,通过“工作”的方式,自由、自主地发展。儿童、教师、环境和教具构成了蒙氏教法的四要素,让幼儿在教具的操作过程中学习,忽视了显示生活的直接经验。因此本题选择C。

【知识点】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概述——幼儿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初创阶段

【难度等级】★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