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2021-09-10 19:23:43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蔡元培的教育思想”,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历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蔡元培的思想都是常见考点。本文在此对其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背景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教育家、革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40年,先后任北京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院长,主持制定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个法令——《大学令》。

二、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1912初蔡元培在《对教育方针之意见》,从“以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世界观教育(最高境界):受康德心物二元论观点的影响,认为世界分为“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不可分割的两方面,现象世界是我们可以经验到的,他和时间、空间不可分离,实体世界超越于经验之外,只可直观感悟,没有时间空间而言。现象世界中的人由于人我差别纠结于种种矛盾,而实体世界的人能实现意志完全自由和人性的最大发展。所谓世界观教育,就是培养人们一种立足于现象世界但又能超脱现象世界而贴近实体世界的观念和精神世界。

世界观教育的主要途径:美感教育,其是“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桥梁”是实现世界观教育的主要途径,其首次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

世界观教育的其他途径:(1)军国民教育(体育):“强体强兵”,改变重文轻武的教育传统;(2)实利主义教育(智育):“富国”“以民生之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使教育发挥提高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3)公民道德教育(德育):基本内容“自由、平等、博爱”。自由(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匹夫不夺志也;平等(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博爱(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三、北大改革

1.抱定宗旨,改变学风

蔡元培提出“大学者,研究高深之学问者也”。当时的北大学生,读书仅为混资谋位,升官发财,要求改变学生观念

(1)一曰抱定宗旨(求学):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学者应当有研究学问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长;

(2)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坚持“学诣”第一的原则;

(3)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成立文科、理科、法科、地质学研究所;“筹集款项,多购新书,以供学生之参考”;

(4)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成立各种体育会、画法研究会等,将“敬德会”引进北大,约束德行。

2.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1)在学术上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者,虽彼此相反,而悉听其自由发展。”

(2)教师聘任上,“学诣为主,罗致各类学术人才”。

3.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根据1912年起草的《大学令》,设评议会、教授会,其目的是让真正懂学术的人来管理学校。

4.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1)扩充文理,改变“轻学重术”的思想,其认为“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本”。

(2)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3)改年级制为选科制

“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课程设置上四分之三必修,四分之一为选修;开公立大学招收女生之先例和旁听制度。

最后,再次希望能对各位同学能够有所帮助!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