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学记》_古语今说”,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教育学的知识考察中,《学记》的学习不能算作难点,但由于古语较多,部分学员对含义的理解稍有困难,因此不能很好的通过古语掌握思想,因此对此部分作综合整理。
一、《学记》中的教育思想及翻译
1.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1)“化民为俗、其必由学”:君子想要教化百姓,并形成好的风俗,就一定要重视设学施教;
(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建立国家管理民众,应把教育放在优先位置;
2.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精美之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为人之道;
3.启发性原则: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要使学生感到压抑,要指导学生学习门径,而不是代替学生作出结论;
(2)“君子之教,喻也。”:高明的教师善于用启发的方法教育学生;喻:启发、诱导;
4.教学相长: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只有先去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知识的缺乏,只有教了别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对知识还理解不清。认识到了自己知识的不足,然后才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了自己对有些知识还理解不通,然后才能自我勉励;
5.长善救失: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习的人有四种不足之处,传授知识的老师必须了解。人们的学习,有的人有贪多而不求甚解,有的人有得少为足,有的人有认为太容易,生起轻忽,不认真学习,有的人有自我设限,不求进步。这四种过失产生的原因,心理状态是不同的。知道了他们的心理状态,这样以后才能补救他们的过失。传授知识的人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扬他们的长处,并且补救他们的过失;
【相关知识链接】德育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6.预防性原则:“禁于未发之谓豫”【预】:在不合正道的事发生之前加以禁止,叫做预先防备;
7.及时施教:“当其可之谓时”【时】: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
8.循序渐进:
(1)“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孙】:不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教学叫做“循序渐进”;
(2“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学生年有长幼,所学的材料也有深浅,年幼的学生只能听而不问,说明求学之道应该循序渐进,不可超越等级;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如果教学杂乱无章而不能做到循序渐进,则教学会陷入混乱而学生学习没有成效;
【相关知识链接】个体身心发展规律:顺序性
9.学习观摩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摩】:互相观摩而学习他人的长处;
【相关知识链接】汉语成语,预防,及时,循序渐进地相互学习。出自《学记》
10.可接受性原则:“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给学生讲解后还不明白的情况下,暂时搁置问题也是可以的;
【相关知识链接】个体身心发展规律:阶段性;教学原则:量力性教学原则;
11.主张课内外相结合:
(1)“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按照时序进行,必须有正式的课业,课后休息时也得有课外练习;
(2)“藏息相辅”:课内学习与课外练习相结合;
12.尊师重道:
(1)“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当他作为君主老师时,则不以臣子相待;
(2)“师严然后道尊”:老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学问才会受到敬重;
13.讨论法:“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
14.复述策略:“学无当于五官,五官不得不治”:学习和记忆如果不能动员五官参加活动,那就学不好,也记不住;
二、《学记》的地位
1.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2.教育学的雏形;
3.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
4.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
牛刀小试
1.【多选】《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著述,以下观点出自《学记》的有( )。
A.教学相长 B.化性去伪
C.温故知新 D.长善救失
1.【答案】AD。解析:本题考查《学记》中的教育思想。《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选项A,教学相长,出自《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符合题意。
选项B,化性起伪出自《荀子·性恶》:“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化性起伪是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是荀子的言论。与题干不符,排除。
选项C,孔子的教育方法:(1)启发诱导;(2)因材施教;(3)温故知新;(4)学思行结合。与题干不符,排除。
选项D,长善救失,出自《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符合题意。
BC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D。
2.【判断】《学记》是记载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 )
A.正确
B.错误
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记》的思想。《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为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梳理了典范,他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学的雏形。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全文1229字。而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和弟子的言论专著《论语》中。
故表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