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之易混点”,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考情简介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个知识点是教师招聘常考考点,这部分的内容主观题和客观题都有所涉。客观题,一方面会考察对于知识点的识记,如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所对应的教学启示;另一方面会考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如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它所对应的例子以及例子所对应的教学启示。主观题会考察案例分析和简答题。这部分的知识点相对比较简单,但是其中有易混淆的地方,需要同学们进行区分,只有都区分清楚做到心里有数,才能做到轻松应对考试。接下来,跟随小编的脚步一探究竟吧!
易混辨析
易混辨析1:顺序性VS阶段性
(1)具体表现:
顺序性指的是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学习一般来说都是先学简单的再去学习复杂的内容,就像是我们先学加减后学乘除,有一定的顺序。
阶段性指的是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的身心发展总体特征、面对的主要矛盾和发展任务都是不同的。例如幼儿园时期的孩子他们所面临的任务就是玩耍,尽情的绽放天性,如果这时候强加于一些小学的学习内容则会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所以幼儿小学化是不被认可的,严重违背的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区别:
顺序性:从……到……,强调发展方向的问题,具有动态性。
阶段性:时期+特点,强调各阶段发展特点的问题,具有静态性。
(3)例子:
学生的思维是由直观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体现的是顺序性。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初中生的思维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体现的是阶段性。
易混辨析2:不平衡性VS个别差异性
(1)具体表现:
不平衡性是指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不平衡性强调的是个体“速度”的不同。
个别差异性是指从个体和群体的角度看,首先,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其次,表现为群体方面,如男女性别的差异。个别差异性强调的是不同个体或者不同群体的不同。
(2)区别
不平衡性:同一个人的同一方面或不同方面之间的比较,强调发展速度的问题。
个别差异性:不同人之间的比较,强调个体间的发展问题。
(3)例子
有的学生身体长得快,但心理不成熟,体现的是不平衡性。
有的人擅长语文,有的人擅长数学,有的人擅长美术,体现的是个别差异性。
易混辨析3:阶段性VS个别差异性
(1)具体表现:
阶段性是说在不同年龄段,面对的矛盾不一样,发展任务不一样。
个别差异性表现为个体和群体两大类差异。
(2)区别
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不同。
个别差异性:同一年龄阶段的每个学生不同。
(3)例子
老师在一年级和三年级,搞一刀切,违背的是阶段性。
老师在三年级一班搞一刀切,违背的是个别差异性。
三、牛刀小试
1.【单项选择题】在以下表述中,能够体现出依据个体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是( )。
A.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能使学生感到压抑
B.教师要到学生实在无法想明白的时候再启发他
C.只读书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D.教学要有系统性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顺序性强调教学要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要有系统性。D项正确。
2.【单项选择题】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因此教育要( )。
A.因材施教 B.循序渐进 C.抓关键期 D.扬长避短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个体的身心发展遵循着某些共同的规律,这些规律制约着我们的教育工作。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体差异性。不平衡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不是匀速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给我们的教育启示是抓关键期。C项正确。
A项:个别差异性是指年轻一代在兴趣、爱好、意志、性格等方面也存在着个别差异,教育工作应该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B项:顺序性是指身心发展遵循一定的顺序,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循序渐进。
D项: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是指身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时,可通过其它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长善救失、扬长避短。
故正确答案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