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浅析王阳明

2021-05-04 17:48:40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浅析王阳明”,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生活于明代中叶。王阳明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军事家,而且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在王阳明的讲学过程中,他不仅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而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同样,他也是我们教师招聘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一个人物,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王阳明

一、背景介绍: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

二、核心考点:

1、人物思想:主观唯心主义“心即理”——继承陆九渊

明代心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可以归结为: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

后流传到日本,对明治维新影响很大。

2、著作《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

3、教育作用

①教育对人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学以去其昏蔽”、“致良知”、“明其心”,通过教育能使人抵御外物的诱惑,激发内在的良知。

4、儿童教育

王阳明批判了传统儿童教育对于儿童的压迫和束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

(1)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大抵童子之情, 乐嬉游而惮拘检, 如草木之始萌芽, 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

(2)儿童教育的内容是:“诗歌”、“习礼”和“读书”

(3)“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5、人物逸闻

宁王之乱平定后,圣驾忽又出巡,奸宦的心意难测,王守仁感到非常忧虑。正好京师有两位宦官来到浙江,王守仁设宴于镇海楼款待他们。酒喝到一半,王守仁把旁人斥退,又移走楼梯,拿出两箱书简,都是两人交往宁王的证据,王守仁全数交给了他们。两个宦官感谢不已。王守仁始终未遭祸害,多得自这两个宦官维护之力。假使此时王守仁持书简来挟制他们,那么仇怨便更深,而祸害也将无穷。

三、考题演练

1.我国明代教育家王阳明指出:“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这句话涉及的教育原则是( )。

A.知行统一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尊重学生原则 D.疏导原则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王阳明的教育思想。

A选项,知行统一原则是一项德育原则,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符合题干的说法。

B选项,因材施教原则,既是德育原则又是教学原则,强调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不符合题干的说法。

C选项,尊重学生的原则,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顺应儿童的性情。与题干相符。

D选项,疏导原则是一项德育原则,强调循循善诱以理服人,疏导学生的思想,不符合题干的说法。

综上所述,故答案为C。

2.王守仁主张,我辈致知,只是随人分限所及,这种教育主张体现( )。

A.量力施教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启发性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王阳明的教育思想。

A选项,王守仁提倡儿童教育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王守仁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发展到何种程度,便就这个程度进行教学,不可躐等。他把这种量力施教的思想,概括为“随人分限所及”。

B选项,循序渐进强调的是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

C选项,因材施教强调的是根据学的差异性,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D选项,启发性强调的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综上所述,本题选择A。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