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赫尔巴特的统觉与兴趣

2021-03-11 17:43:24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赫尔巴特的统觉与兴趣”,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赫尔巴特作为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在每一个地市均有大量考察。关于他,我们熟知的知识点有:教育性教学原则、伦理学心理学为基础、旧三中心、四阶段理论、教育目的是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等。其实除了这些常规知识点外,赫尔巴特还有其他一些非常规知识点,也会偶尔在题目中出现,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赫尔巴特的其他知识点。

赫尔巴特统觉理论的基本含义是,当新的刺激发生作用时,表象就通过感官的大门进入到意识阈中;如果它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唤起意识阈下已有的相似观念的活动,并与之联合,那么,由此获得的力量就将驱逐此前在意识中占据统治地位的观念,成为意识的中心,新的感觉表象与已有观念的结合,形成统觉团(即认识活动的结果);如果与新的表象相似的观念已经在意识阈上,那么,二者的联合就进一步巩固了它的地位。赫尔巴特指出,“统觉,或内在感觉,只有在条件允许的时候才会发生。”所谓统觉的条件,主要是指兴趣。根据赫尔巴特的观点,兴趣是指观念的积极活动状态,是一种好奇心和智力活动的警觉状态,正因如此,兴趣赋予统觉活动以主动性。他认为,当观念活动对事物的特性产生了兴趣这样一种活动时,意识阈上的观念就处于高度的活跃状态,因而更易唤起原有的观念,并争取到新的观念。他把这多种多样的兴趣划分为两大类:经验的兴趣和同情的兴趣。其中,经验的兴趣包括经验的、思辨的和审美的三种兴趣;同情的兴趣包括同情的、社会的和宗教的三种兴趣。根据兴趣的分类,赫尔巴特对课程内容进行了相应的划分。他主张,根据经验的兴趣,应设自然、物理、化学和地理等课程;根据思辨的兴趣,应设数学、逻辑和文法等课程;根据审美的兴趣,应设文学、绘画等课程;根据同情的兴趣,应设外国语(古典语言和现代语)、本国语等课程;根据社会的兴趣,应设历史、政治和法律等课程;根据宗教的兴趣,应设神学等课程。

关于统觉理论与兴趣的划分,一般以单多选的形式出现,例如:

下列观念中,与“认知结构”含义相同的是( )。

A.赫尔巴特的“统觉团”

B.托尔曼的“认知地图”

C.布鲁纳的学科结构

D.皮亚杰的“图式”

【答案】ABD。解析:赫尔巴特提出了统觉和统觉团的概念。他认为,学习的过程表现为观念联想的过程,在这个观念联想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统觉团。虽然在赫尔巴特的理论中没有明确地提出认知结构的概念,但其统觉团的概念表达了认知结构的意义,统觉团的实质就是认知结构。托尔曼的“认知地图”与皮亚杰的“图式”都是认知结构。布鲁纳的学科结构不属于认知结构,属于学科的结构。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