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高质量国产教育家系列之黄炎培”,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中国教育史的发展历程中,黄炎培算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与其相关的知识点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也是较为重要的知识点,常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但往往考生对他的实践和思想却知之甚少,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去学习我国职业教育之父黄炎培的相关考点吧。
一、时代背景
20世纪20年代初期,经过洋务运动和维新教育的相继推进,促进清政府的教育改革,其中普通教育和实业教育是两个热点,但第一个10年过去了,普通教育发展速度远高于实业教育,而且黄炎培通过考察发现经过普通教育的学生走向社会之后其学习的知识技能毫无用处。与此同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起来,需要大量技术和管理人才。由此黄炎培积极探寻中国教育的弊病及救治之道,1917年他发表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标志其职业教育思潮的形成。
二、人物简介
黄炎培(1878年10月1日—1965年12月21日),号楚南,字任之,笔名抱一,江苏省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人。中国教育家、实业家、政治家,中国民主同盟主要发起人之一。他以毕生精力奉献于中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为改革脱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传统教育,建设中国的职业教育,作出过重要贡献,是我国著名职业教育家,我服哦职业教育先现代化的奠基人。1965年12月21日逝世于北京。
三、教育贡献
(一)职业教育实践探索
1917年,黄炎培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华职业职业教育社,该教育社团是我国活动时间最长的教育团体。
《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1917)标志着以黄炎培为代表的职业教育思潮的形成。
(二)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职业教育 | |
理论基础 | “人类一切问题的中心,是生活。”“职业是社会生存岁必需之分工的产物,教育是延续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保持和发展各行各业的条件” |
办学方针 | “社会化:强调的是职业教育须适应社会需要。 科学化:科学化: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 |
教育目的 | “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
地位 | 职业教育在学校教育制度上的地位应是一贯的、整个的和正统的 |
作用 | “一为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
教学原则 | “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
职业道德 | 敬业乐群 |
1.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
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黄炎培提出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社会化、科学化”。
①职业教育的社会化包括:办学宗旨的社会化——以教育为方法,而以职业为目的;培养目标的社会化——在知识技能和道德方面适合社会生产的各种人才;办学组织的社会化——学校的专业、程度、年限、课时等需根据社会需要和学员的志愿和实际条件;办学方式的社会化—充分依靠教育界和职业界的各种力量。
②职业教育的科学化是指“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具体体现为两方面:一是物质方面,包括农业、工业、商业等专业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编、教学训练原则的确定等;二是人事方面的工作,包括教育管理的组织、机构自身的建设等。
2.职业教育的目的
他认为职业教育目的在于“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使无业者有业”即通过职业教育为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培养人才,同时解决社会失业问题,使人才不至于浪费,“使有业者乐业”即通过职业教育形成人的道德智能,使之胜任之职、热爱所职,进而有所发明创造,造福社会人类。“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职业教育目的论,包含了黄炎培所提倡的为个人谋生、为社会服务、促进实业发展、增长社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诸多追求,表现了他的社会政治观和教育观。
3.职业教育的地位
职业教育在学校教育制度上的地位应是一贯的、整个的和正统的。①所谓一贯的,是指应建立起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教育系统。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应贯彻于全部教育过程和全部职业生涯,建立起职业陶冶―职业指导―职业教育―职业补习和再补习的体系。②所谓整个的,是指不仅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应有一个独立的职业教育系统,而且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也要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不仅普通教育要适应职业需要,而且职业教育也要防止偏执实用的片面。③所谓正统的,是指应破除以为升学作准备的普通教育为正统,而以为就业做准备的职业教育为偏系的传统观念,职业教育的地位应与普通教育等量齐观。
4.职业教育的作用
教育的要旨有三:首先微观是“为个人谋生之准备”,其次是“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宏观的是“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5.职业教育教学原则
黄炎培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总结以往教育的经验,提出“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等主张,作为开展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
黄炎培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教育与社会实际是截然分开的,一边是士大夫死读书不用手,一边是劳动者死用手不读书,因此他认为应手脑并用;他认为要实现这一原则应该:所办职业学校要附近开设工厂、农场、商店等,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招收学生在确定其学科专业时,要考虑其家长要有相应职业背景;教材的选编注重实践性;选择教师时要求理论与经验并重等。
6.职业道德教育
根据教育目的,他认为不仅要有针对职业教育专业知识,还要有职业道德教育,并把其基本要求概括为“敬业乐群”。“敬业”即热爱自己职业、尽职尽责,有为所从事的职业和社会做出贡献的追求。“乐群”即有高尚情操和群体合作精神,有“利居众后,责在人先”的奉献精神。
黄炎培先生对我国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四、练习题
“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提出者是著名的职业教育先驱( )。
A.晏阳初 B.梁簌溟 C.陶行知 D.黄炎培
【答案】D。解析:“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意思是使没有工作的人有工作,有工作的人乐于工作。提出者是黄炎培。黄炎培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主主义教育家,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