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2021-03-04 19:35:44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近期授课过程中,很多学员反馈对于规律中的相近的知识点分不清,做题时经常选错。今天就我们这个知识点给大家进行详细讲解。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以单选、多选题形式出现,考查以理解类题目为主,难度中等,题干一般分两种情况,一是例子反选,侧重理解;二是定义反选,侧重识记;三是古文俗语,侧重拓展识记。因此在学习时,考生须重点理解和区分各个规律的内涵,识记对应的启示。

一、知识链接

规律 含义 启示 例子 古文俗语
顺序性 由…到… 循序渐进 1.思维发展:由具体形象到抽象逻辑 2.注意发展:由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 1.学不躐等 2.陵节而施 3.揠苗助长 4.盈科后进
阶段性 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特征,不同发展任务。 不搞一刀切 1.幼儿教育小学化 2.青春期的儿童在社会化发展中主要任务是自我同一性  
不平衡性 一方面身身 一方面身心 抓关键期 1.身身(身高)婴儿期和青春期长得较快。 2.狼孩 1.时过然后学,虽勤苦则难成  
互补性 一方面身身 一方面身心 长善救失 扬长避短 1.盲人听觉灵敏 2.身残志坚  
个别差异性 群体 个体 因材施教 1.有的人聪明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 2.总体上来说,男性抽象思维优于女性,女性则语言表达能力优于男性 1.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2.夫子施教,各因其材

二、深度解读

1.易错考点:这部分的易错点,主要是知识点的辨析,其中顺序性和阶段性容易混淆、阶段性与个别差异性容易混淆以及不平衡性与个别差异性容易混淆;如果不能清楚每一个规律的侧重点是什么,做题是很容易选择错误。

(1)顺序-低高(先后)-儿童道德品质发展经历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

(2)阶段-年龄特征-幼儿教育小学化

(3)个别差异-个体外部比较-高三的班主任在全班学生面前说,不搞一刀切。

(4)阶段-年龄特征-校长在全校大会上说不搞一刀切。

(5)不平衡-个体内部比较-小明在青春期身高长得比较快。

(6)个别差异-个体外部比较-小华比同龄人高出半个头。

三、习题演练

1.有的人大器晚成或少年成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或善于言辞。这是心理发展的( )。

A.连续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均衡性

1.【答案】C。本题考查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不均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其中,个别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一方面,个别差异性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另一方面,个别差异性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题干中,有的人大器晚成或少年英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或善于言辞,指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C项正确。

A项:连续性不属于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阶段性是指个体的发展是一个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地更替的,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过渡做准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不平衡性(不均衡性)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1)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均衡的;(2)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即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已经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为成熟的水平。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青春初期的孩子身高体重的增长已达到较高水平,而骨化过程远远没有完成。这体现了个体的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阶段性 D.差异性

2.【答案】B。本题考查的是对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识记与理解。不均衡性强调不同方面所达到的某种发展水平或成熟的时期是不均衡的。青春期的孩子身高体重增长与骨化过程是两个不同方面,成熟的时期不均衡。B项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B。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