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中国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2021-03-01 16:13:32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中国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考情分析

说到陶行知先生,大家可能记得最清楚的莫过于“四颗糖”的故事,从那时起,领略到陶行知教育学生的独到之处。到底陶行知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教师招聘类考试中,主要考查人物、理论、观点等的对应匹配,考查题型主要涉及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

二、知识详解

陶行知,1891年10月出生于安徽黄潭源村的一个贫寒教师之家,从小接受教育文化的熏陶。1914年,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顺利毕业。毕业后赴美留学,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师从杜威、克伯屈等美国著名教育家。学有所成之后,一心回国发展教育事业。与蔡元培开始推动了国内教育改进,为我们国家留下了三座财富大山。被毛主席亲切的成为中国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被宋庆龄先生,称赞为“万世师表”。

这第一座财富大山便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教育的思想贯穿始终,包括三个原理。

①生活即教育,简单来说就是生活就是教育,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应该享受什么样的教育,教育和生活共生共存。这个观点与当时我国的现实状况有关系,当时人民生活艰难,需要解决基础需要的问题,从而影响教育的发展,因此陶行知提出了教育需要围绕着生活,依靠生活,从而改造生活的理念。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叫本体论或起源论。

②社会即学校,随着“生活即教育”而来,主要观点就是把社会办成学校,结合当时师资匮乏,经费匮乏等各种矛盾,存在不平等的教育现象。为解决当时的教育问题,陶行知提出了在这个环境中人人都是先生、是学生的“小先生制”,同时解决学校学习与社会生活脱节的问题,使所学的知识更符合社会实际。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

③教学做合一,按照陶行知自己话说,就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比如学习种田技术,必须实地学习,亲身体会。这一主张强调了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

这第二座财富大山就是结合教育思想,开启了三次重要的教育实践。

在1927年3月,陶行知在南京北郊晓庄创办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学校。首创“艺友制”,是指艺就是教学艺术,友就是朋友,学生与有经验的老师交朋友,在实践中学习当老师,边干边学。缓解了当时国家资源缺乏、师资缺乏的情况。同年,创办我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被称为乡村幼教之父。

由于北洋军阀的破坏,晓庄师范学校倒闭了。但是陶行知从未动摇过一次放弃办学的想法,为了弥补不公平的教育情况,在1932年创办了山海工学团,同时提出了上面刚说到的“小先生制”,解决当时的师资匮乏、经费紧张的问题。

1939年,熟悉的年份,日军侵华,抗日战争的爆发,山海工学团被迫关停。而战争带来的是妻离子散,带来的是流离失所的孩子们。陶行知先生没有被现实打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收容因战争流离失所的儿童,并肩负起培养儿童特殊才能的任务。

这就是陶行知,没有被困难打败,没有向命运屈服,一次次的教育创新实践,敢于为中国教育付出,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教育精神,这便是第三座财富大山。

①“爱满天下”的大爱精神,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

②“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的奉献精神;

③“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造精神;

④“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说完了,大家了解了多少呢?

一起回忆回忆,“一理论三原则三实践四精神”。

三、题目演练:

1.【多选题】陶行知所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原理是( )

A.教学做合一 B.知行统一 C.社会即学校 D.生活即教育

1.【答案】ACD。解析:陶行知的三大原理是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因此选择A。

2.【判断题】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社会即学校。( )

2.【答案】×。解析陶行知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生活即教育。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