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2021-02-24 13:57:10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陶行知的教育思想”,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他的教育思想和典型事例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是重要的客观题考点。这里主要对陶行知先生核心思想理论以及主要贡献进行介绍。陶行知先生的主要思想以及贡献我们可以简单的概括为:一个教学组织形式、两个称谓、三大原理、三次实践,四种精神、五大主张、六大解放。

1.一个理论:指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思想贯穿始终,内容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

2.两个称谓:毛泽东称颂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誉他为“万世师表”。

3.三大原理:

A.生活即教育——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B.社会即学校

C.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

一是方法。主张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不然,便要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了。

二是生活的说明。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

“教学做合一”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二是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教育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乃是教人学做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不能成为教,学也不能成为学。

“教学做合一”包含的基本要点有:

①从做中教

首先要求教师与学生民主的平等相处,教学相长,在教学实践中了解学生的特点,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

此外,从做中教,还需要教师通过实践活动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在育才学校,流传着一个“四块糖果”的故事,可以说是陶行知“从做中教”的教育经典。

②从做中学

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

③不管是教师的从做中教,还是学生的从做中学,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创造能力与创新素质。陶行知关于创造教育的观点,可以说是他整个生活教育理论的目的与灵魂。

4.三次实践:

①1927年,创办了晓庄师范学校,首创“艺友制”,确立“生活即教育”思想,同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②1932年,创办了山海工学团;首创“小先生制”,即“即导即传”,人人将自己的知识和所学文化随时随地传给别人,儿童是这一过程的主要承担者。

③1939年,为了收容战争中流离失所的儿童,培养特殊才能的儿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

5.四种精神:“爱满天下”的大爱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造精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6.五大主张:

“行是知之始”,即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在劳力上劳心”,即主张手脑并用;

“以教人者教己”,即主张教学相长;

“即知即传”,即主张随学随教。

7.“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眼睛、时间和空间,还儿童以自由,从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习题巩固】

1.(单选题)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注重“教学做”合一,强调( )

A.做是中心 B.学是中心 C.教与学是中心 D.教是中心

1.【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生活教育理论包括:(1)目的论:为了人民的解放、人民生活的幸福,生活教育是大众教育。(2)内容观论:生活与教育是一回事,是同一个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3)方法论:“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

A选项,陶行知认为教与学都是为了生活实践的需要,教与学都必须以“做”为中心,“一面做,一面学,一面教”。在儿童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教学做合一”就要以“做”为中心。

B、C、D选项说法错误,故排除。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难度系数】★

【知识点】教育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近现代社会的教育-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2.(单选题)陶行知提出的“六大解放”指向的是( )。

A.放儿童的观察力 B.解放儿童的体力

C.解放儿童的智力 D.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陶行知的思想理论。陶行知批判和反对束缚儿童的封建礼教,提出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即对儿童应实施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题干中“六大解放”指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A、B、C选项不属于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故排除。

D选项,陶行知批判和反对束缚儿童的封建礼教,提出要解放儿童的创造力,即对儿童应实施“六大解放”。D选项正确。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难度系数】★

【知识点】教育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近现代社会的教育-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