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更好的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笔试模拟题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模拟题_认知过程 ”,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一、单选题
1.小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对文言文的学习熟悉并发生兴趣,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自然而然的将注意力集中于文言文的学习,这时小明的注意属于( )。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不随意注意
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注意的分类。根据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可以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A、D选项,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B选项,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C选项,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它是有着自觉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地注意。培
养有意后注意的条件有:第一,培养有意后注意的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的直接兴趣;第二,熟练和系统化。
题干中,对文言文的学习熟悉并发生兴趣,不需要意志努力就能自然而然的将注意力集中于文言文的学习,属于有意后注意,故本题选C。
2.舞蹈教室安装一个大镜子显得教室格外宽敞,胖人穿竖线线条的衣服显瘦,这是利用了( )来改变人们的印象。
A.错觉 B.空间知觉
C.平衡觉 D.运动觉
2.【答案】A。解析:本题考察错觉的概念。
A选项,错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形态,人在出现错觉时,知觉的映像与事物的客观情况不相符。
B选项,空间知觉是指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征的反应。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空间知觉不影响对原有物体的判断。
C选项,平衡觉也叫静觉或姿势感觉。这种感觉能够发出关于运动与头部位置的信号,反映运动速度的变化(如加速或减速)
D选项,运动觉就是关节肌肉的感觉。它是传递人们对四肢位置、运动状态及肌肉收缩程度的信号的。
题干中,舞蹈教室安装一个大镜子显得教室格外宽敞,胖人穿竖线线条的衣服显瘦,给人一种认识上的错觉,歪曲了事物本身,属于错觉。故本题选择A。
3.以下关于记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感觉记忆的时间短、容量小
B.短时记忆的时间很短,不会超过 1 分钟,一般是 30 秒左右
C.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 7±2 个组块,平均值为 7
D.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方式是不同的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的特点。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是极为短暂的记忆。容量较大,一般来说,凡是进入感觉通道的信息都能被登记。瞬时记忆的编码主要依赖于信息的物理特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编码方式包括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短时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储存的时间比瞬时记忆长一些,但不会超过 1 分钟,一般是 30 秒左右。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 7±2 个组块,平均值为 7。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可以分为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长时记忆储存时间超过 1 分钟以上,直至几天、几周或数年,甚至终身不忘。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以意义编码为主,有两种方式,被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即语义编码和表象编码。故本题选择A。
4.暑假期间去某景点观看舞狮比赛的记忆属于( )。
A.语义记忆 B.陈述性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情景记忆
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记忆的分类。
A选项,语义记忆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时间和地点无关。它表现在单词、符号、公式、规则、概念这样的形式中,如记住一年有四季。
B选项,陈述性记忆以陈述性知识为内容,即事实类信息,包括字词、定义、人名、时间、事件、概念和观念。陈述性内容可以用言语表达。
C选项,程序性记忆又称技能记忆,即对程序性知识进行记忆,如该怎样做事情或如何掌握技能,通常包含一系列复杂的动作过程,即有多个动作间的序列联系,也包括在同一瞬间同时进行的动作间的横向联系,这两方面共同构成的复合体是无法用语言清楚表述的。
D选项,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这种记忆与个人的亲身经历分不开,如想起自己参加过的一个会议或曾经去过的地方。
题干中,暑假期间去某景点观看舞狮比赛的记忆,与特定时空相联系。故本题选择D。
5.在夏天时,看到蓝色感觉很清凉。在冬天里,看到红色感觉到温暖,主要利用的感觉现象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联觉 D.感觉后像
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A选项,感觉适应指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B选项,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C选项,联觉指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D选项,感觉后效指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也叫感觉后像。
题干中,在夏天时,看到蓝色感觉很清凉。在冬天里,看到红色感觉到温暖,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属于联觉现象。故本题选择C。
6.万绿丛中一点红、用白粉笔在黑板上写的字、夜深人静时隔壁的电话铃声体现的知觉特性是( )。
A.理解性 B.恒常性 C.选择性 D.整体性
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觉的特性。
A选项,理解性指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B选项,恒常性指在知觉过程中,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C选项,选择性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
D选项,整体性指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但我们总是把客观事物作为整体来感知,即把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综合为整体来反映。
题干中,当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比越大时,对象越容易被感知,体现的是直觉的选择性。故本题选择C选项。
7.阅读《故乡》时,脑海中会产生对善良、淳朴的闰土形象的想象,这种想象属于( )。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7.【答案】C。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想象的分类。
A选项,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
B选项,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想象的内容和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C选项,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D选项,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题干中,根据语言描述,形成闰土的形象,属于再造想象。故本题选择C。
8.上台演讲时由于情绪紧张,很熟悉的演讲稿怎么也想不起来,合理解释这种遗忘现象的理论是( )
A.痕迹衰退说 B.干扰说.
C.同化说 D.动机说
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有关遗忘的理论。
A选项,痕迹消退说(衰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
B选项,干扰抑制说(干扰说)认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这种学说可以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
C选项,同化说认为遗忘实际上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即用高级的概念与规律代替低级的观念,使低级观念发生遗忘,从而提炼和简化了认识并减轻了记忆负担,这是一种积极的遗忘。
D选项,动机说(压抑说)认为遗忘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
题干中,是由于紧张导致的遗忘,属于情绪、动机的压抑。故选择D。
二、判断题
1.当问题存在着多个正确答案或解决方案时,就会有发散思维。( )
【答案】√。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这一过程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多种信息的过程,因为发散思维使思考者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一个方法。
2.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等。其中比较与分类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
【答案】×。解析:思维的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等。其中,分析与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其他过程都是由此派生出来的。
3.孙悟空、猪八戒、美人鱼、飞马等的形象属于粘合。( )
【答案】√。解析:粘合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事物的属性、元素、特征或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粘合方式是想象过程中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多用于艺术创作和科技发明。
三、简答题
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参考答案】
(1)学习材料的性质;
(2)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4)识记的方法;
(5)时间因素;
(6)情绪和动机也影响着遗忘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