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练习题(7)

2021-06-26 18:34:32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更好的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笔试模拟题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练习题(7)”,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1.韩愈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最显著特点是( )。

A.人才思想 B.教学思想 C.师道思想 D.“性三品”思想

1.【答案】C。

【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韩愈的教育思想。

选项A,韩愈主张以儒道治天下,即先通过教育向广大百姓灌输封建道德观念,再用刑罚加以控制,同时还要统治者以德治天下。德治即人治,人治要人才,人才只有靠教育来培养,所以他建议统治者效法孟轲“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以培养合格官吏。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为治国兴邦培养人才。为了培养人才,韩愈要求整顿国学,改革招生制度,扩大招生范围,否则势必造成人才匮乏,统治就会出现问题。

选项B,韩愈认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应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而要教得好、学得好,更应遵守“业精于勤”的原则。

选项C,韩愈认为,师生之间应该以教师为中心,以道和业为准绳,谁在道和业上有疑难,就应该从师而学,谁先懂道和业,谁就可以为人师。这种师道思想,强调能者为师,大大降低了封建师道的尊严性和权威性,打破了自汉代以来的师法、家法的保守壁垒,是师道思想的发展,超出了《学记》中教学相长的涵义。因此韩愈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最显著特点是师道思想。

选项D,教育发挥作用是以人性为基础的,韩愈的教育思想也是建立在他的人性说基础上。韩愈从他的唯心主义的天命论出发提出了“性三品”的人性假说,认为人是受命于天的,人性也秉承天命,有上、中、下三品,还有仁、义、礼、智信五项道德内容,上品的人是善的,中品的人可引导成为上下,下品的人是恶的。

综上所述,A、B、D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

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 )。

A.《千字文》 B.《史籀篇》 C.《三字经》 D.《急就篇》

2.【答案】B。

【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

A选项,《千字文》是中国早期的蒙学课本,相传为南朝人周兴嗣所作。它是四言长文,句句押韵,文笔优美,辞藻华丽,朗朗上口,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千字文》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它不仅是启蒙和教育儿童的最佳读物,更是一部生动优秀的小百科。《三字经》、《百家姓》与《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

B选项,《汉书·艺文志》曰:“《史籀》十五篇。”注云:《史籀篇》者,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这是中国教育活动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今已失传)。

C选项,《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

D选项,到汉代,秦汉所编的字书大多已失传,只有史游的《急就篇》流传下来,共34章,2144个字,所收的都是一些常见字,按姓名、衣服、饮食、器用等分类,成三言、四言、七言韵语。《急就篇》成为汉代儿童识字书。首句有“急就”二字,因以名篇。意思是如遇难字,缓急可就而求,因而得名。

综上所述,A、C、D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3.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类变量,分别是自变量、因变量和( )。

A.反应变量 B.控制变量 C.环境变量 D.不可控

3.【答案】B。

【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在实验法中,研究者可以积极地利用仪器设备干预被试者的心理活动,人为地创设出些条件,使得被试者做出某些行为,并且这些行为是可以重复出现的。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类变量,分别是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选项A,反应变量也称因变量,是试验过程中研究者所希望了解的,用以判断由于试验变量的作用而引起的变化或结果。

选项B,控制变量,即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为了避免这些变量验结果产生影响,需要设法予以控制。

选项C,环境变量为计算机术语,为干扰项。

选项D,为干扰项。

4.4岁左右儿童的大脑皮层各区的突触密度已经达到顶峰,与成人相比约为( )。

A.150% B.120% C.80% D.60%

4.【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突触密度。4岁左右儿童的大脑皮层各区的突触密度已经达到顶峰,与成人相比约为150%,在整个儿童期内,突触密度保持在远高于成人的水平上。到青春期,大脑启动某种尚不清楚的机制,突触数目开始减少。最后,青少年大脑皮层的突触密度逐渐接近成人的水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5.下列不属于沟通的要素的是( )。

A.言语 B.信息 C.目标靶 D.信息源

5.【答案】A。

【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人际沟通的要素。人际沟通的要素一般有:信息源、信息、通道、目标靶、反馈、障碍和背景等七个基本要素。

选项A,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叫言语。语言和言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则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选项B,信息主要指信息源试图传递给目标靶的观念和情感。

选项C,目标靶主要指沟通过程中的信息接受者。

选项D,信息源主要指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

综上所述,B、C、D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