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想象的分类

2020-12-24 18:13:47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2021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想象的分类”,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考试中关于想象的分类多数以单选题的形式考查大家,主要是通过举例子,让大家来匹配属于哪一种想象,所以这一部分的内容需要大家理解记忆。

我们在对想象进行分类时,是按照它有无目的进行分类的,具体可分为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幻想。

1.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又叫不随意想象)是指没有目的,不由自主地就进行了想象。例如:我们在街上走,突然抬头看天上的云朵,将它想象成小狗。

做梦也是无意想象,我们在睡觉时意识活动减少,就会做梦,这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2.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又叫随意想象)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想象的过程。根据其内容、形成方式和新颖程度的不同,我们又可以将有意想象分为以下几种:

(1)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言语的提示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进行想象的过程。例如:当我们读到毛主席写的《沁园春雪》中的“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时,头脑中会出现冬天北方下大雪时的场景;当我们在看房子的装修设计图纸时,头脑中会出现房子装修后的画面。

所以,再造想象一般都是指读者对所看到的文章或设计图进行的想象。

再造想象是有创造性的,只不过创造性很低。例如:即使我们都是在读“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但是有些人头脑中出现的是树林里树木挂满雪的画面,有的人头脑中出现的是山上白雪皑皑的画面,还有的人头脑中出现的是房屋上积满厚雪的画面。这些画面都各有不同,所以再造想象还是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的。

(2)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任务、目的,独立地在头脑中进行的想象。例如:鲁迅老先生在写作的时候创造出了“闰土”“祥林嫂”等任务的形象。这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所以更加新颖、独特,也更具创造性。

创造想象强调从无到有,所以一般是指作者独立创造出一些新形象的过程。

(3)幻想

幻想一般都是指向未来的,带有一定的理想色彩,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常常带有一些向往的性质,是人们内心寄托的东西。

当人们依据的是一些客观事物的实际规律,有实现的可能,这种想象就叫做理想。例如:小时候我们会想象自己以后是考清华呢?还是考北大呢?

当人们不能依据客观事物的实际规律进行,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性,这种想象就叫做空想。例如:人们总是想着不劳而获,守株待兔。

以上就是对想象进行的分类,在考试时,经常会出现对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区分,我们也可以通过表格更加直观地进行对比。

分类 关键词 例子
无意想象 没有目的,不由自主 抬头望天、做梦
有意想象 再造想象 根据言语提示、图样示意 多指读者
创造想象 独立自主、从无到有 多指作者
幻想 理想 有客观规律,能实现 想考第一名
空想 无客观规律,不能实现 守株待兔

牛刀小试

我们在阅读《西游记》时,头脑中会出现“孙悟空”的形象,这是一种( )。

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幻想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想象的分类。再造想象是指根据言语的提示或图样的示意,在头脑中进行想象的过程。题干中通过阅读《西游记》中对于孙悟空的相关描述,我们头脑中会出现“孙悟空”的形象,属于再造想象。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A选项,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任务、目的,独立地在头脑中进行的想象。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选项,无意想象(又叫作不随意想象)是指没有目的,不伴随意识,不由自主进行的想象。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选项,幻想一般都是指向未来的,带有一定的理想色彩。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常常带有一些向往的性质,是人们内心寄托的东西。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综上所述,ACD选项均不符合题意,B选项正确。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