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课堂导入
展示节假日商场收银台的三组图片:
图一:王先生支付现金2000元,收银员找回543.2元;
图二:吴女士拿出手机支付宝二维码扫描,支付3245.6元;
图三:刘小姐刷信用卡支付5672.9元。
设置问题:在生活中你们常用那种方式结账呢?你觉得哪种方式最方便?每种方式有什么样的优缺点呢?通过交流活动导入新课《信用卡》。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常见的结算方式
教师提问:通过课堂开始前老师呈现的三组图片,请你尝试总结一下,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结算方式有几种?
学生自由回答,老师结合学生回答进行适当纠错并总结:在核算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时,人们通常使用两种结算方式:一是用现金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二是双方通过银行转账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现代生活中人们常用的支付宝和微信,是一种第三方支付的方式,和使用信用卡支付一样,都属于转账结算。
过渡:同学们,你们有信用卡吗?信用卡作为转账结算的一种信用工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2.信用工具-信用卡
(1)含义和功能
教师出示广告语:“一卡在手,走遍神州”和几张信用卡的图片。
提问:商场里购物,只要拿卡轻松一刷,就能实现支付;每月固定时间,银行都会代扣上月的水电煤气费;跨行取款转账,随便一台银行ATM机就可以操作……这反映了怎样的经济现象?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出信用卡的含义和功能:信用卡是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其中,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2)优点及局限性
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的父母什么时候会使用信用卡?为什么他们会选择使用信用卡呢?说一说信用卡的优点。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回答,教师总结: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教师追问:信用卡真的能做到“一卡在手,走遍神州”吗?结合课前了解的信用卡的使用注意事项进行回答。
组织学生进行以政治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5分钟的小组讨论。
总结:不能。①信用卡有使用限制,持卡人可以在发卡银行指定的消费场所消费,也可以在指定的营业机构存取现金或转账。可见,“一卡在手,走遍神州”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信用卡可以透支一定的金额,但不可以任意透支。
(3)使用注意事项
多媒体出示3则新闻:
新闻一:张大姐因为平时花钱大手大脚,毫不节制,导致数张信用卡共欠下数十万的债务,被银行告上法庭。
新闻二:白领欢欢平时比较粗心大意,多次信用卡未按时还款,导致征信不良无法办理购房贷款。
新闻三:佳佳因为一次刷信用卡结账时未遮挡密码,导致后来信用卡被盗刷3万元。
提问学生:在使用信用卡的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总结:使用信用卡要注意勤俭节约、适度消费;要增强诚信意识,按时还款,珍惜自己的信用记录;提高安全意识,维护自己的财产安全等。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思考。
出示问题情境:当我们去商店买东西时,例如买文具、零食等,你会怎么支付?当我们要在网上购买一件货物或者是向一些外地朋友买东西时,你会怎么办?选取一两种支付方式,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对不同的支付方式的使用范围和优缺点进行说明,提高在经济生活中的实践能力。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情感升华:信用卡的使用带给我们生活的便利,但是,如果我们不恰当使用,就可能导致我们陷入财务危机、诚信危机。所以我们要学会使用有度,理性消费。
作业:了解还有哪些信用工具,并搜集其相关的优缺点和使用注意事项,与信用卡进行对比,下节课进行分享和探讨。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说一说信用卡的优缺点及使用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
优点:使用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缺点:①信用卡有使用限制,持卡人可以在发卡银行指定的消费场所消费,也可以在指定的营业机构存取现金或转账。可见,“一卡在手,走遍神州”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信用卡可以透支一定的金额,但不可以任意透支。
使用注意事项:使用信用卡要注意勤俭节约、适度消费;要增强诚信意识,按时还款,珍惜自己的信用记录;提高安全意识,维护自己的财产安全等。
2.说一说本节课你是如何进行巩固提高的?为什么?
【参考答案】
本节课运用了生探究思考的巩固提高方式。
出示问题情境:当我们去商店买东西时,例如买文具、零食等,你会怎么支付?当我们要在网上购买一件货物或者是向一些外地朋友买东西时,你会怎么办?选取一两种支付方式,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对不同的支付方式的使用范围和优缺点进行说明
理由:将课本知识与课堂学习内容,结合生活实践进行思考和选择,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知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同时通过在情境中的运用,可以提高学生在经济生活中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