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赛马》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猜马蹄声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简单了解蒙古族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
教师总结:“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在每年七、八月这一水草丰茂、牲畜肥壮、秋高气爽的黄金季节举行。“那达慕”的蒙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它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是蒙古族人民特别喜欢的大型比赛项目。并以赛马为切入点顺势导入本课《赛马》。
(二)初步感知
1.初听歌曲并设问:歌曲的情绪和速度如何?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的情绪是欢乐地,速度是稍快的。
2.复听歌曲并设问:歌曲描述的是什么样的画面?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描述的是蒙古人们在草原上进行赛马的热闹的场景。
(三)探究学习
1.通过欣赏全曲,提问:乐曲中的乐器是什么?
教师总结:二胡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拉弦乐器,有两根弦,始于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二胡包括琴身(包括琴杆、琴筒、琴托、皮膜、音窗)、琴弦系统(包括琴弦、弦轴、千斤、琴码、音垫)和弓(包括弓鱼、弓杆、弓毛)。制琴师通常以木材制作二胡,如红木、小叶紫檀、乌木等。琴筒一端蒙以蛇皮,这是二胡独特音色的来源,一些高级的二胡则采用蟒蛇皮。
2.分段赏析。聆听A乐段,带领学生跟音频视唱。
3.A乐段中主题音乐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教师总结:感受赛马时骑马手鞭策马儿的节奏律动性。老师带动学生模仿动作。
4.带领学生模仿扬鞭催马的动作。
5.聆听B段,提问:看到了怎样的场面?
教师总结:描绘了赛马的奔跑悠扬和铃铛声。
6.师生一起共同哼唱AB段主题旋律,再次体会赛马场的乐趣。
(四)巩固提高
分发伴奏乐器三角铁、铃鼓、双响筒。以小组为单位,进行5分钟的创编。
邀请学生上前来表演,并给予鼓励性评价。随后邀请学生分享心情。
教师总结:我们去到了蒙古族的大草原上体验了一番那达慕大会上赛马的热闹场景,也了解了蒙古族的特色文化,还认识二胡这一传统民族乐器。同学们演绎得真棒。
(五)小结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首《赛马》,体会了每个乐段的不同风格和情绪。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更有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等待着我们继承和发扬。
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其他民族音乐作品并对比欣赏,下节课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你还知道有哪些二胡曲?
【参考答案】
《战马奔腾》《江河水》《二泉映月》《良宵》《听松》《空山鸟语》《寒春风曲》《月夜》《病中吟》《光明行》
2.请简述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参考答案】
解决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在分段赏析环节,在此环节教师要根据前一环节带领学生进行完整欣赏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从中引导学生为作品进行分段,接着聆听每段旋律,使学生能够对每一段旋律的情绪和特点进行了解,从而突出本节课的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在学习后为音乐进行舞蹈创编,为了突破难点,我会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以便同学们能够发挥大家的想象力,并给予同学们充分的时间进行实践,随后进行评价给予鼓励。
教师考试热门课程
近期热门活动

近期阅读量飙升榜
- 2024教师招聘寒假作业
- 教师资格证笔试冲刺卷
- 2024上教师资格领背计划
- 2024年教师招聘职位表查询
- 2024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信息汇总
- 2024山东教师招聘狂刷6000题
- 2024中公图书正版声明
- 山东教招专业分类查询
- 山东教师招聘考试职位表查询
- 山东教招考情查询系统
- 中公教师考试题库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