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定风波》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清唱《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阳光总在风雨后》也成为了中国女排的队歌。这首歌不仅激励了中国女排,也激励了千千万万的大众,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励志金曲。然而早在北宋时期苏轼就已经写下了一首笑对人生风雨的励志词作,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定风波》。我想,如果04年女排穿越到北宋的话,她们吟唱的就不是“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而是“一蓑烟雨任平生”。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苏轼的《定风波》,共同来感受他那旷达洒脱、积极乐观的人生情怀。
(二)初读感知
1.诵读指导:
(1)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注意情感,读准字音、节奏。
(3)播放名家录音,指导学生注意节奏、重音及情感;
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了解词的大意。
明确:诗歌记叙了词人去沙湖看田,在归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阐释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三)深入研读
1.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的?
明确:雨骤风狂。
2.“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词人怎样的心态?
明确:闲适、坦然的心态。
3.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以下三个问题:
(1)“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明确: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2)过片到“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明确:A阳光总在风雨后。B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C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D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E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这三句是此篇的画龙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请谈谈是怎样的一种顿悟和启示?
明确:A“风雨”比喻词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B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4.雨过酒醒后的苏轼是个怎样的人?
明确:风雨过后,必将迎来人生的希望。回首往事,人生顺逆心中已无分别。所以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看破人生风雨的智者。
(四)拓展延伸
《定风波》中哪一句词最能打动你或最能引起你对人生的思考?
明确:“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等。
(五)小结作业
小结:人生就是一段旅程,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当面对不如意之事时请抱以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胸怀来笑对一切。有了这种胸怀的人必定会有自己的幸福,会在人生的驿站中留下光辉的一笔。
作业:面对人生风雨时,你将如何应对?写出你的感想。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从这首词中你得出最大的感悟是什么?
【参考答案】
这段词含义非常深刻,深得道家旷达豪放的精神。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全词体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在坎坷人生中力求解脱之道,篇幅虽短,但意境深邃,内蕴丰富,诠释着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着作者的精神追求。由此,我感受到我们对待人生要有旷达的襟怀,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乐观自信,不能沮丧沉沦。生命因脆弱而宝贵,既然上苍在新的早晨让我们又一次睁开了眼睛,那么我们就应该像苏轼那样用一种乐观旷达的心态去坦然接受和面对睁开眼后看到的一切,无论是晴天,还是风雨天。
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谢谢考官!
2.结合本诗谈一谈你对诗人的认识?
【参考答案】
我这节课的切入口是介绍苏轼一生的三个特点:一,仕途坎坷;二,心态豁达;三,才华横溢。这部分是我教案中改动最小的地方,在几次试讲中也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从词作本身的特点去考虑。学生从上学期学唐宋散文到本学期学习唐诗宋词,每篇课文在讲到“作者介绍”部分时,学生虽较有兴趣,但从柳宗元韩愈到李白杜甫,几乎都是仕途坎坷怀才不遇。苏轼的仕途命运虽然也是坎坷,但进入课文前如果不进行介绍,学生已经忘得差不多;介绍了,又要怎么为词作中作者面对人生第一次重大打击却能泰然处之潇洒豪放造势?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挑战。在研读了苏轼的相关传记、评论等资料后,我发现,苏轼很多时期的作品其实学生在以前都学过,只是不一定能把它们按照苏轼的年历进行串联而已。所以,我选了一些较有代表性的苏轼作品作为他在宦海沉浮中的心态的写照,有了这样的感性认识,学生在探究苏轼遇到风雨时还能“吟啸且徐行”的情感态度时,自然可以感受他对困难挫折无所畏惧的态度。
以上是我的全部答案,谢谢考官!
关注山东中公教师资讯微信公众号jszgsd,及时获取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更多信息请访问山东中公教师资格考试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