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秒的认识》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用多媒体展示分别带有新年倒计时、路口红灯等待时间、小红跳绳一分钟跳绳115个、小明9秒跑完比赛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内容,发现都是和很短的时间有关,引出本节课的课题《秒的认识》。
(二)讲解新知
讲解: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还要小的时间单位。
向学生展示钟表,请学生观察钟表的组成。学生结合已有认知,会认出时针、分针,观察到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还有一根最长最细、走的最快的针。
顺势介绍,钟面上最长最细、走的最快的针是秒针,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可设置学生小组讨论活动,观察秒针走一圈时分针走了多少小格。结合学生回答,师生共同总结:秒针走一圈是60小格,此时分针走1个小格,从而得到1分=60秒。并对学生的观察力给出鼓励性评价。
追问:在哪里听说过或是见到过秒?
结合学生回答,屏幕展示图片,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体育运动中常用秒表来记录时间。请学生说出屏幕上电子表显示的时间。根据学生回答,明确电子表的读法,06:55:57代表6时55分57秒。
设置学生小组讨论活动,感受1秒有多长。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从生活中发现数学。
可预设学生回答出眨一次眼睛就是1秒;钟表滴答一声就是1秒。对学生的多种发现给予肯定性评价。
讲解中注意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感受1秒有多长,明确1分=60秒。
(三)课堂练习
用15秒来试一试你可以深呼吸多少次?扔飞机多少次?可以从1写到几?
(四)小结作业
小结:回忆秒的概念及应用,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
作业:与父母分享今天的学习内容,观察生活中哪里还有秒的出现。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你认为学生学习时、分、秒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时、分、秒是我们在生活中最为常用的计时单位,时、分、秒的学习,将更大程度上应用于我们的生活,同时培养着学生的时间观念,帮助他们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时间。同时本节课和常规的数学课程还有所不同,本节课和生活的关系更为密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感受数学的乐趣。通关观察秒针与分针的走动,帮助学生理解分秒互换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
2.你为什么这样设计你的新授环节?
【参考答案】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虽然在生活中经常接触时、分、秒等相关知识,会看时钟,能说时间,但对于秒的具体名称或多或少存在些许的不了解,因此首先要做的就是和学生解释秒,介绍秒针,然后通过观察秒针转动提出分秒换算的规律,初步帮学生建立一定的时间观念,接下来请同学们回忆生活中哪里用到秒,结合生活实际举例,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最后带着学生感受一秒的时长,让学生循序渐进的认识秒,了解新知识。
教师考试热门课程
近期热门活动

近期阅读量飙升榜
- 2024教师招聘寒假作业
- 教师资格证笔试冲刺卷
- 2024上教师资格领背计划
- 2024年教师招聘职位表查询
- 2024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信息汇总
- 2024山东教师招聘狂刷6000题
- 2024中公图书正版声明
- 山东教招专业分类查询
- 山东教师招聘考试职位表查询
- 山东教招考情查询系统
- 中公教师考试题库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