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19下半年初中物理学科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精选)第三批

2020-01-05 10:53:35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初中物理《连通器》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导入,展示实物连通器,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物件,生活中是否见过类似物品,其作用都有哪些,结合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结合手中实物,介绍连通器的概念,让学生自主总结连通器的概念,教师适时介绍连通器的工作原理:当连通器里的同种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教师通过自制连通器分析高度相同的原因:用玻璃管和胶管自制连通器,并移动其中一个玻璃管,使它升高、降低、倾斜等,观察水静止时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得出高度相平。

教师引导学生建立连通器模型,设想在一个U型管的连通器里,最底部有一个竖直膜片,当液体不流动时,其两侧受到的压力和压强的情况。

学生结合液体压强及平衡力的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得出:液体不流动时,竖直膜片处于平衡状态,两侧受到的压力相等、压强也相等,两侧液面的高度相同。

多媒体展示想想议议中生活中常见的连通器,引导学生继续讨论它们的功能,同时思考它们是怎样利用连通器的特点实现其功能的。学生讨论得出:甲乙丙展示的连通器都是符合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特点,因此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环节三:巩固提高

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地方用到了连通器?

学生思考并作答:乳牛的自动喂水器、过路涵洞、船闸等。

环节四:小结作业

学生自主总结本节内容,课后阅读科学世界的内容,了解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三峡船闸,小组内交流讨论心得体会。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 很多卫生间的地漏结构都是一种存水杯的结构,请结合本节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

这种地漏的结构是一个“扣碗”倒扣在存水杯上,存水杯与下水管连接,当存水杯中的水满后,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水就会从下水管流出,而下水管中的异味则不能通过地漏进入室内,从而达到密封的效果。

2.本节课介绍连通器时不仅用到了实物,也用到了模型,这一做法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由于生活中的连通器应用比较普遍,但学生并不知道其特点,因此需要通过实物观察得出结论,又因为介绍连通器的原理时,学生不易于理解,那对连通器的应用更不能很好的接受了。教师就需要通过模型以及液体压强、平衡力的相关知识来分析其原理,这个模型的建立有分析论证的过程,不仅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而且给了学生思考的机会,为介绍下面想想议议栏目中的讨论打下基础,也能帮助学生认识到连通器的重要作用及其为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性。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