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0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想象的分类

2020-12-08 17:27:10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0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想象的分类”,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今天小编要给大家讲解的是想象的分类。纵观历年考题不难发现想象的分类在教师招聘考试与教师资格证考试中都属于高频考点,常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常见例子型反选。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应侧重对知识的理解性记忆,重点区分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比如:给小象插上翅膀就变成了小飞象。

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它是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比如:坐地看云,一会儿像人一会像马;再比如课上走神做白日梦。

那么,梦境属于什么想象呢?没错,因为梦境没有目的性,不会随着我们的意志力而转移,所以梦境是无意想象的特殊表现形式。

2.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想象的内容和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1)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比如:通过阅读鲁迅先生的小说在头脑中想象祥玲嫂的形象;再比如买房时根据设计图纸想象新房子的形象等。为了帮助大家记忆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读小说。

(2)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比如:鲁迅先生创作了祥林嫂、闰土、阿Q等人物形象;设计师绘制了大楼的设计稿;鲁班根据丝茅草发明了锯子等都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展开的想象。简单理解为:写小说。

显而易见创造想象是具有创造性的,那么再造想象有创造性吗?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每个人的头脑中都有一个不同的祥林嫂。再造想象具有低创造性。

再造想象有一定的程度的创造性,但其创造性的水平较低。它的形成要求有充分的记忆表象作为基础,同时离不开词语的组织作用。

创造想象比再造想象更复杂、更困难,它需要对已有的感性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加工、改造,在人脑中进行创造性的构思。

(3)幻想

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不立即体现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而带有向往的性质,是人们寄托的东西。

当人们依据事物发生的客观规律来想象时,这种想象叫理想。比如:小明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科学家。

当人们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甚至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因而是不能实现的想象,这种想象是空想。比如:守株待兔;长生不老。

练习题:

1.从没到过北方的人们,通过阅读某些描写北国风光的文章,可在脑海中形成北国风光的景象,这种想象属于( )。

A.创造想象 B.再造想象 C.无意想象 D.幻想

1.【答案】B。人们脑海中形成的北国风光的形象是由于文章中言语的描述所引起的,因此是再造想象。

2.【多选】学生们通过看《哈利波特》系列书籍想到的魔法学院的场景,属于( )的产物。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2.【答案】AD。同学们作为读者,通过言语的提示头脑中呈现了魔法学院的场景,属于再造想象,再造想象又是有意想象的一种形式,因此,选择AD。

以上就是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关于“想象的分类”整理出来的一些知识点,小伙伴们,你们学会了吗?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