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0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知觉的分类

2020-11-23 20:34:23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0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知识点—知觉的分类”,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知觉是人脑对于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比如说我知觉到了一个杯子、一束花、一幅画或是一箱苹果,无论哪一个,最后的落脚点都是一个名词,即为事物的整体属性。对于知觉的类型,在考试中也是选择题的高频考点,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下有关知觉的分类。

根据知觉反映的客观对象的不同,知觉可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1.空间知觉:是指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征的反应。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

(1)形状知觉:指对物体的轮廓和边界的整体知觉。一般情况下,形状知觉是视觉、触觉和动觉协同活动的结果,比如说书是长方形的、水杯是圆柱体的、有些交通标志是三角形的。

(2)大小知觉:是头脑对物体的长度、面积、体积在量方面的反映。它是在视觉、触摸觉和动觉共同参与下实现的,比如我国的领土面积在世界上排名第三。

(3)方位知觉: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位置和对机体自身所处空间位置的知觉。动物和人都具有方向定位的能力,如蜜蜂飞出数里以外采蜜,能按照原来的方向返回自己的窝中;山鹰从高空俯冲而下,准确地捕获自己的猎物;人能分辨上下、左右、前后等。

(4)深度知觉:又称距离知觉、立体知觉,是对物体的立体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知觉。在深度知觉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个实验——视崖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沃克和吉布森设计用来观察儿童是否具有深度知觉的实验装置。

实验使用的一个透明的玻璃桌子,桌子的一半玻璃贴上红白格子图案,另一半玻璃上不贴图案,而是把红白格子的图案贴在透明玻璃下面的那块地板上面,于是就产生了一种“悬崖”的视觉。然后,让36名年龄在6~14个月的婴儿和他们的母亲参与到实验中,母亲在一侧呼唤自己的孩子,观察婴儿是否前进,若停滞不前则已具备深度知觉;若向母亲的一侧爬去,则未具备深度知觉。

2.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具体表现为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持续时间的估量、对时间的预测,比如上班族会感觉国庆节假期过的飞快、学生感觉上课的时间十分漫长。

3.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运动知觉分为真动知觉和似动知觉。

(1)真动知觉:指物体发生实际的空间位移所产生的运动知觉,即物体在按一定的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连续位移时,人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比如说百米赛跑看着运动员从起点跑到终点。

(2)似动知觉:是将实际不动的物体知觉为运动的,或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似动知觉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四种:

①动景运动: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的空间距离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人就会感觉到一个刺激物在向另一个刺激物做连续运动,比如我们生活中的霓虹灯的工作原理就是这样,每个颜色的灯管按照系统设定固定的时间间隔“亮”或“灭”,最后给视觉造成灯光好像在运动的现象。

②诱发运动:当一个静止的物体周围的其他物体运动时,该静止物体被知觉为运动的知觉现象,生活中大家应该有过坐火车的经历,你所坐的列车开始行驶,相邻的列车实际上是静止但却好像在向后运动,即在物理中参照物的选择不同所造成的。

③自主运动:指人在注视暗室内一个微弱的、静止的光点片刻后感觉到光点在来回移动的现象,比如说,在黑暗的房间中,如果你盯着一支点燃烟头,时间久了,你会看到这个光点似乎在运动。

④运动后效: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就是运动后效,比如说长时间看着飞流直下的瀑布,再将目光转移到旁边的花花草草,就会觉得花花草草仿佛在向上运动。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