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0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2020-11-21 21:36:07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0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教学的基本规律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是重点内容,考试中常以单选题、简答题为主要考查形式。需要同学们重点把握。

(一)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在教育学发展史有两大阵营,主张学生应该以获得直接经验为主的杜威和以强调学生应该学习间接经验的赫尔巴特。站在现在教育的角度上,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观点都太片面了,现在的教育更加强调二者之间的统一。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学生在学校只有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才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的内掌握丰富的知识经验。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学生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这样学生才能理解所学的内容,比如学习心理学的时候,老师上课会举大量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如果学生头脑中没有这些例子,就会无法理解书上的内容。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两种观点。形式教育论强调重能力轻知识,而实质教育论强调重知识轻能力。当然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例如:一个人想要发展自己的音乐能力就必须学一些音乐方面的知识。一个人要发展自己的计算机能力,也需要学习计算机方面的知识。

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例如:一个人记忆力特别差的人在掌握知识的时候就会特别慢。

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知识越多并不一定代表能力越强,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线性关系。只有在教学的时候,引导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才会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

(三)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

在教育学发展史,传统教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强调教师中心,现代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强调学生中心,二者之间的观点都具有片面性。新课程改革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如果教学过程中,没有教师的引导,全部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发现,就会不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得到发展,只有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学生才是教育的对象,教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在合作、友爱、民主的环境中,学生才会愿意去学,当遇到不会的问题时才会主动去问老师。

(四)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规律)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道德包含知情意行四个部分,知识基础,只有让这个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行为是错的,才能够提高这个学生的道德品质。

2.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例如: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就是通过道德的提高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表现。

3.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道德的教育,或者只注重道德教育,忽视知识的教育,只有两者都重视,才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