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0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重要考点:打破你的想象

2020-10-29 18:18:44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0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重要考点:打破你的想象”,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听说想象这个词,会不会觉得很神奇呢?想象的概述这部分知识点是教师聘考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样,想象的概述这部分知识点也是我们辽宁教招考试心理学需要重点准备的部分。一般来说题型多为单选题、多选题呈现。因为是需要理解类知识点,所以大家容易引起相应知识点的理解偏差,导致做题时出现错误。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以这一部分的知识点,究竟是如何呈现的吧。

1.想象概念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想象的定义。什么是想象呢?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想象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都属于高级的认知过程,它们都产生于问题的情景,由个体的需要所推动,并能预见未来。

2.想象的分类

想象类别有所不同,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也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它是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比如说看到天空的白云像棉花糖一样,这属于无意义想象。

(2)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根据想象的内容和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

①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再造想象有一定的程度的创造性,但其创造性的水平较低。它的形成要求有充分的记忆表象作为基础,同时离不开词语的组织作用。

②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比再造想象更复杂、更困难,它需要对已有的感性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加工、改造,在人脑中进行创造性的构思。

③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幻想不立即体现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而带有向往的性质,是人们寄托的东西。当人们依据事物发生的客观规律来想象时,这种想象叫理想。当人们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甚至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因而是不能实现的想象,这种想象是空想。

对于知识点已经有所了解了,那我们接下来看几道题来测试一下。

下面结合常见的考题,我们将这部分内容进行相应的巩固。例如:

1.《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是一种( )。

A.幻想 B.创造想象 C.再造想象 D.无意想象

1.【答案】B。解析: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比再造想象更复杂、更困难,它需要对已有的感性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综合、加工、改造,在人脑中进行创造性的构思。题干中林黛玉是作者创作活动,在作者脑中独立创造出的新形象,所以属于创造想象。故此题选B。

2.学生在看完《西游记》后,头脑中出现孙悟空的形象属于( )。

A.幻想 B.创造想象 C.再造想象 D.无意想象

2.【答案】C。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再造想象有一定的程度的创造性,但其创造性的水平较低。它的形成要求有充分的记忆表象作为基础,同时离不开词语的组织作用。题干中学生看完《西游记》头脑中出现的形象,属于根据言语的描述产生的想象,所以属于再造想象。故此题选C。

中公教育解析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