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0山东教师招聘理论-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

2020-10-21 11:11:51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0山东教师招聘理论-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听到奥苏贝尔的名字,很多考生都会不明觉厉,因为关于他的知识点真的对很多考生来说并不是特别容易理解,那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相关内容,相信一定会让大家豁然开朗。

一、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及条件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非人为(内在的)指的是知识之间固有的联系,而不是人为强加的。例如:之前学习直角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之后我们再去学习正方形内角和,就可以把正方形分为两个直角三角形来理解,这两个知识点本身就存在内在的联系,而不是人为强行加上去的理解。

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建立联系。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我们还按照之前的例子来理解,所谓有意义学习一定是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也就是材料本身就有逻辑关系,不是人为强加而来的。我们在学习四边形内角和的时候就可以根据之前学习到的三角形内角和来理解,所以我们没有死记硬背,而是将新旧知识建立了联系,并且我们想去理解,有这种心向,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本身就有一定的逻辑关系。综上所述,大家应该能够理解了这三个条件。

二、有意义学习的类型

(一)表征学习:表征学习是最低层次的一种学习方式,指学习一个符号或一组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和意义。表征学习也叫符号学习、代表学习,比如单词、人名、地名、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

(二)概念学习:概念是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是区分事物的关键。概念学习的实质就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例如:三角形是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

(三)命题学习:命题学习往往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概念,例如:圆的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三、意义的同化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能否习得新知识,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有意义学习就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已有的有关观念的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的,这种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了新旧知识的意义同化。例如:学生新学习了水果的含义,那学生就可以用水果来同化原有认知结构中的苹果、香蕉、梨等。

四、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

(一)逐渐分化原则:即首先应该传授最一般、包摄性最广的观念,然后根据具体细节对它们逐渐加以分化,这样可以为每个知识单元的教学都提供理想的固定点,即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先前知识。例如:讲认知主义的时候,先将认知主义几个任务的大致观点画出思维导图先列出来,再对每一个人物的每个观点进行细化讲解。

(二)整合协作原则:是指如何对学生认知结构中现有的要素重新加以组合。奥苏贝尔认为所有导致整合协作的学习,同样也会导致学生现有知识的进一步分化。因此,整合协调是意义学习中发生的认知结构逐渐分化的一种形式。例如:让学生对自己头脑中的认知主义以及行为主义的各个人物以及相对应的观点进行整合,形成知识结构框架。

(三)先行组织者策略: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具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和新任务关联起来。也就是通过呈现“组织者”,在学习者已有知识与需要学习的新内容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使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习新材料。这种引导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其实这很像我们在上课时候我么先进行的导入。例如:新学习的内容为小燕子,那教师在上课前先呈现鸟的概念。那么鸟就是这里的先行组织者,而我们所使用的的这种策略就是先行组织者策略。

组织者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组织者,用它的目的在于为新的学习提供最适当的类属者,它与新的学习产生一种上位关系,例如:今天新学习的内容是铅笔,教师先呈现文具的概念。另一类是比较性组织者,用于比较熟悉的学习材料中,目的在于比较新材料与认知结构中相类似的材料,从而增强似是而非的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例如:新学习等边三角形,呈现等腰三角形与之相比较。

五、接受学习

奥苏贝尔的接受学习与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是一种相对存在的学习理论。所谓接受学习,即将已形成现实定论的学习材料通过直接方式呈现给学习者,并与其已有的认知结构建立联系的过程,而不依靠学习者独立发现。奥苏贝尔将这种学习方法称为“讲解教学”。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