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0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原则古语排排坐”,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接触教育理论知识点的过程中,大家都会碰到很多各式各样的古语,常见的《学记》、《论语》等都是考察中的座上宾,那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来了解一下在咱们同样是座上宾的教学原则中如何进行古语考查,一起来看看吧!
原则一: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一)基本涵义
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二)常见古语
1.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原则”——“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2.第斯多惠:“任何真正的教学莫不具有道德力量”。
3.乌申斯基:“不应当让科学死板地堆积在学生的头脑中 ,而应当把各种科学所传授的知识和思想有机地联系起来”。
4.《礼记·文王世子》:“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
原则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一)基本涵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常见古语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陶行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4.荀子:“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5.荀子:“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6.乌申斯基:“空洞的毫无根据的理论是一点用处也没有的,理论不能脱离实际,事实不能离开思想。”
原则三:直观性原则
(一)基本涵义
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
(二)常见古语
1.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
2.荀子:“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
3.夸美纽斯:“人头脑中的一切,没有不源于感觉的”。
4.夸美纽斯:“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
5.乌申斯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
原则四:循序渐进原则
(一)基本涵义
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循序渐进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之顺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的顺序,是这四种顺序的有机结合。
(二)常见古语
1.《论语》:“欲速则不达”。
2.《学记》:“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3.《孟子》:“盈科而后进”。
4.朱熹:“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
5.荀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原则五:启发性原则
(一)基本涵义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
(二)常见古语
1.《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学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3.苏格拉底:产婆术。
4.第斯多惠:“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教人发现真理”。
5.第斯多惠:“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6.叶圣陶:“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
7.叶圣陶:“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原则六:巩固性原则
(一)基本涵义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二)常见古语
1.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把学习比喻为醉汉拉车,边拉边丢,到家时只剩一辆空车”。
2.夸美纽斯:“只顾传授知识而不注重巩固,就等于流水泼到一个筛子上”。
3.《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朱熹:“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
5.荀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原则七:量力性原则
(一)基本涵义
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二)常见古语
1.墨子:“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
2.王阳明:“随人分限所及”。
3.《学记》:“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4.王守仁:“随人分限所及”、“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5.跳一跳,摘桃子。
原则八:因材施教原则
(一)基本涵义
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二)常见古语
1.朱熹:“夫子施教,各因其材”。
2.孟子:“教亦多术”。
3.《论语》:“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4.陶行知:“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5.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好啦,小编的分享今日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加油备考,取得好成绩!
关注山东教师考试微信公众号sdjsks,及时获取山东教师招聘信息,更多信息请访问山东中公教师资格考试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