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教师劳动特点

2020-12-28 22:27:44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教师劳动特点”,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教师劳动特点一般在教师资格证与教师招聘考试中多是以客观题和简答题的方式考查,客观题常会结合例子或者古语来考察。

教师劳动特点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一)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1.教育目的的全面性。老师劳动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

2.教育任务的多样性。教师不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训练学生技能,培养学生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3.劳动对象的差异性。教师不仅经常在同一时空条件下面对全体学生,实施统一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还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二)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1.因材施教。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必须灵活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2.教学方法上不断更新。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要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方法的变换和变革。“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3.教师需要“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情况,迅速而正确的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机智可以用四个词语概括:因势利导、随机应变、掌握分寸、对症下药

二、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一)教师劳动的连续性

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教师要不断了解学生的过去和现状,预测学生的发展与未来,检验教育教学效果,获取教育教学反馈信息,准备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活动。比如熬夜备课等。

(二)教师劳动的广延性

广延性是指空间的广延性。教师没有严格界定的劳动场所,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都可能成为教师劳动的空间。比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家访等。

三、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一)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长期性是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和滞后性。例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二)教师劳动的间接性

间接性是指教师劳动并没有直接服务于社会,或直接贡献于人类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

四、教师劳动的主体性与示范性

(一)教师劳动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指教师自身可以是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

(二)教师劳动的示范性

示范性是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由学生的向师性和可塑性决定的,并且体现在教育的各种活动中。

比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

五、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与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虽然教师的劳动主要是以个体劳动形式进行的,但同时教师的劳动成果又是集体劳动和多方面影响的结果。正如“活是自己干的,功劳是大家的”。

【考题回顾】

1.“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说明了教师劳动特点的( )。

A.简单性 B.复杂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

1.【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的特点。“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意思是教育是老师教授学生效仿的过程。体现了示范性。C项正确。

选项A,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选项B,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体现在教育目的的全面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和教育任务的多样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选项D,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还突出表现在教育机智上。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选项C。

2.从知识的传授来说,教师不是把科学家发现和概括出来的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必须对知识进行加工,使知识易于为学生理解和接受。这反映教师劳动特点具有(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繁重性

2.【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的特点。教师劳动的特点有: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其中,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因材施教;(2)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3)教师需要“教育机智”。

选项A,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教育目的的全面性;(2)教育任务的多样性;(3)劳动对象的差异性。与题干不符,排除。

选项B,教师劳动的复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因材施教;(2)教学方法上不断更新;(3)教育机智。

选项C,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与题干不符,排除。

选项D,为干扰项,排除。

题干中,“教师必须对知识进行加工使知识易于为学生理解和接受”是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体现的是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故正确答案为选项B。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