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教学原则(上)

2020-12-26 22:17:48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教学原则(上)”,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教学原则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属于重要考点、常考考点,考查形式多样,我们应该全题型备考。

一、知识讲解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

(1)概念--教书育人

(2)对应教育性规律

(3)贯彻要求:教学科学性、思想性

(4)例子:老师在讲岳飞时,不仅讲解生字词、课文内容,还向学生传递了他的爱国思想

(5)俗语:文以载道

2.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

(1)概念--学以致用

(2)对应间接性规律

(3)贯彻要求: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加强实践环节,进行第三次学习(第一次学习-老师的课堂讲解,第二次学习-课后作业,第三次学习-实践活动)

(4)例子:讲算数列举分馒头;干燥必防火,急躁必跺脚;

(5)俗语:王充“施用累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西汉刘向“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见之”;赵括“纸上谈兵”;陶行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荀子“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子“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3.直观性教学原则--最早论述该原则的是夸美纽斯,称其金科玉律。

(1)概念--获得表象

(2)对应间接性规律

(3)直观教学三大种类:

实物直观:实际物体,讲啥拿啥--参观、标本、化石

模象直观:拿不来实物,用模型代替--图片、视频、音频(知识学习的初级阶段模象直观效果最好)

言语直观:文艺作品的阅读、文艺作品赏析,有关情景与人物形象的领会

(4)贯彻要求:

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此点作为判断题时,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1.所以堂堂课,不空手(错,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为了直观而直观。)。

2.直观越多越好(错,会吸引学生无意注意)。

3.直观手段越逼真越好(错,会扼杀学生想象空间和创造力)

②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③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直观教具包括直实物直观、模象直观,没有语言直观,因为教具必须得是能够看到摸到的东西*

(5)例子:“奶”左边是女字旁表女性,右边是老人弯着腰拄着拐棍。

讲地球和月球间距离,学生不能明确建立感知这个距离有多远,老师进一步讲解,走着100年,骑自行车50年等等,目的让学生对这个距离清晰感知。

(6)俗语

荀子“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乌申斯基“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进行思维的”;百闻不如一见;荀子“故闻而不见,虽博必谬”。

4.启发性教学原则:最早提启发性的是孔子,朱熹解释,西方第一人苏格拉底产婆术

(1)概念--主导主体

(2)对应双边性规律

(3)贯彻要求:

①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③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④发扬教学民主

(4)例子: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5)俗语:《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则不复也”;《学记》“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朱熹“开其意,达其辞”;第斯多惠“一个坏的教师是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二、知识对比与联系:

1.直观性vs理论联系实际

①直观是为了了解抽象概念,从表象出发去学习知识:讲解正方体的时候,学生不知道到底正方体是一个怎样的形状,然后老师拿出了一个正方体,这就属于实物直观。

②理论联系实际是为了实际运用:讲完正方体之后,问学生自己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正方体的形状,有学生说自己玩的魔方,有的说自己的玩具盒,这是老师在利用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懂学会、学以致用。

例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老师把学生回答的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1-12(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 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原则。

A选项,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形象的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的能力。直观教学的种类包括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其中,模象直观是对事物的模拟形象进行直接感知的一种直观方式。包括各种图片、图标、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电视和电影等。

B选项,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选项,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一原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体现。

D选项,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综上,根据题干表述,排除ABD项。所以本题选择C。

例2:一位地理老师在讲解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时,做了这样一个比喻:假如我们从地球出发去太阳的话,若乘火箭得三年时间,坐超音速飞机需要15年,坐火车需要8年,步行的话至少也得3500年。教师的这一教学片段主要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 )

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学原则。

A选项,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选项,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形象的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的能力。直观教学的种类包括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其中,模象直观是对事物的模拟形象进行直接感知的一种直观方式。包括各种图片、图标、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电视和电影等。

C选项,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一原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体现。

D选项,因材施教教学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综上,根据题干表述,排除ACD项。所以本题选择B。

2.实物直观vs模象直观

(1)实物直观强调到实地参观、考察

(2)模象直观强调用图片、视频、模型模拟事物

※具体题目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题干※

例3:雾霾笼罩全城,教师在给学生讲解雾霾这一现象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组织学生到建筑工地观看尘土飞扬的效果,了解雾霾的成因,这种直观手段是( )。

A.实物直观 B. 模象直观 C. 语言直观 D. 虚拟直观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原则的相关内容。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直观性原则包括实物直观、模象直观与语言直观。实物直观即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的一种直观方式。它包括各种实物、标本、实验、参观。模象直观是对事物的模拟形象进行直接感知的一种直观方式。它包括各种图片、图标、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电视和电影等。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语言的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题干中,教师用尘土飞扬模拟雾霾,让学生了解雾霾成因,属于模象直观。

综上,根据题干表述,排除ACD项。所以本题选择B。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