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课程的理论流派”,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教师招聘考试中,课程是一个重点章节,也是一个难点,课程的理论流派更是“课程”这一章中的重点内容,今天我们重点来学习“学生中心课程论”和“社会中心课程论”。
一、学生中心课程论
学生中心课程论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最重要的,在课程中要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在这个理论流派下主要有2个角度,分别是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论和奈勒的存在主义课程论。
1.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论
杜威认为课程的设置应该以经验为中心,我们都知道,杜威相对赫尔巴特的旧三中心,提出了新三中心,即学生中心、活动中心和经验中心。他特别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且他是极端的学生中心,是忽略了老师的地位的。在杜威看来,教学要顺应学生的心理因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并且强调学校与社会联系,以社会生活的实际来组织课程结构,而且组织课程的方式是要心理学化。
2.奈勒的存在主义课程论
奈勒认为,在确定课程的时候,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承认学生本人为自己的存在负责,学生自己要知道他自己的人生价值,存在的意义,而不是为除自己以外的他人和集体负责。换言之,课程最终要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课程的选择权归个人所有。存在主义课程论重视发掘学生的人生价值,注重学生的情感反应,责任和人生价值,这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所以在反对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设置的唯智、唯学方面,带来了新鲜空气。
二、社会中心课程论
社会中心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布拉梅尔德和弗莱雷,他们认为,课程的组织不应该以知识为中心,也不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而应该以社会为中心,即,课程的学习及教学,能够让学生进行社会反思,能够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的需要,对社会进行改造等等。社会问题才是课程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