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的等级性与阶级性的区别

2020-12-16 17:08:52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教育的等级性与阶级性的区别”,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教师招聘考试中,关于教育的“等级性”与“阶级性”一般以单选题、判断题等客观题型考察方式出现,所占分数比例较低,但是在此知识点的学习中,学生对此部分难以理解。因此,对于教育的等级性与阶级性我们进行一个区分,帮助大家理解。

一、阶级性与等级性的区分

从概念上来看,等级的概念则偏重于政治与法律地位;阶级的概念偏重于人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从内容上来看,等级性是强调教育层次上的区别。阶级性是强调两个阶级之间的对立。从本质上来看,等级性应该是效力级别,指的是规范性文件的效力层次。比如,国家发布的高于省部级,省部级的高于地市级;阶级性指的是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人的思想意识所必然具有的阶级特性,这种特性是由人的阶级地位决定的,反映着本阶级的特殊利益和要求。在阶级社会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阶级性是政治的根本属性。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阶级更体现出文明的进步性。

二、教育的等级性与阶级性的区分

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这是教育的永恒性。但是社会形态不同,教育也会随之呈现出与这个社会形态相符合的特点。按照社会形态的划分,我们把教育划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今天我们主要谈一谈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社会分为两个社会形态,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与原始社会人人平等的状态相比,奴隶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出现了阶级性,所以奴隶社会教育最大的特点也是阶级性。奴隶主的子女不用再下地劳动,他们只用学习如何去统治奴隶,这就是所谓的“劳心者”;而被压迫的奴隶则承包了所有的生产的劳动,成为所谓的“劳力者”。所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主要体现的是教育的阶级性。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这些奴隶主已经不满足各自割据一方,每个奴隶主都想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并且最终由秦国开启了我国漫长的封建时期。封建时期只有一个中央集权的统治者,然后统治者一级一级得把权利下放,统治阶级内部也被划分了三六九等,社会就出现了等级性。封建社会跟奴隶社会相比,等级性是它最突出的特点。

在招教考试中,我们的考察点在于奴隶社会教育最大的特点是阶级性,封建社会是等级性。“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体现了阶级性,“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学士”体现了等级性。以下给大家整理出不同社会时期教育的特点,希望大家能够对相关易混点进行区分:

易混点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近现代
等级性 ---
阶级性 ---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