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马卡连柯的生平及教育思想

2020-12-13 18:13:43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提早备考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1山东教师招聘教育学:马卡连柯的生平及教育思想”,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马卡连柯(1888-1939),在教师招聘考试中,马卡连柯是较重要的一个教育人物,他的生平充满传奇色彩,他的思想自成一体,在考试中常以单选、多选、判断等形式进行考查。以下整理了马卡连柯的生平及其教育思想。

一、生平简介

马卡连柯(1888-1939),苏联教育家,作家。他是苏联早期著名的教育实践活动家和富于创新精神的教育理论家,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别洛波里城一个工人的家庭。

他17岁开始当小学教师。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卡连柯主要从事对流浪儿和少年违法者的教育改造工作。1905年从小学师资训练班毕业后开始教育生涯。1905年起担任小学教师和校长,在15年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他的教育思想的基础。

1920年,他被委派组织一所“少年违法者工学团”。马卡连柯大胆进行教育实践,积极探索新的教育规律,经过艰苦的工作,使数百名犯罪儿童成长为新人。1922年,工学团改称“高尔基工学团”。

1927年,他离开了工学团,组织并领导了同一性质的“捷尔任斯基儿童劳动公社”。他进一步发展了工学团的经验,创造了在集体中把教学与现代工业生产相结合的教育形式。他在工学团的教育和公社的实践中,把三千多名走入歧途的青少年改造成为具有共产主义觉悟和一定知识技能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和先进人物,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注意。

1935年以后马卡连柯主要进行教育理论的总结、研究与宣传工作。其主要著作有《教育诗》、《塔上旗》、《父母必读》等。

集体主义教育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方面。他认为通过组织健全、合理的教育集体来教育学生,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主要方法。他指出教育任务是培养集体主义者,只有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和为了集体进行教育,才能完成培养集体主义者的任务。

他认为不可将学生看作受训练的材料,应视他们为社会的成员、社会活动的参加者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他指出前景教育在人的教育和儿童集体的形成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应不断向集体展示一个又一个前景,提出新任务,引导集体为实现新任务而努力,鼓舞集体在追求美好前景中不断前进。

他强调教育者对集体及集体中每个成员的教育和影响应是同时的、平行的,集体首先应成为教育工作的对象。

在劳动教育问题上,他认为劳动是教育的根本因素之一,应成为集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了劳动与教育并行的原则。

马卡连柯还提出了尊重和严格要求相统一的教育原则,认为对人的尊重和对人提出严格要求二者是统一的。

二、教育思想

1.论集体和集体教育原则

(1)论集体

马卡连柯认为,“教育任务就是要培养集体主义者。”而要完成这个任务,苏维埃教育所需要的第一个形式就是集体。因此,马卡连柯强调说:“公社的教育方针概括地说来就是,建立合理的集体,建立集体对个人的合理影响。

(2)论集体教育原则

①尊重与要求相结合原则

有人曾问马卡连柯他的教育经验的本质是什么,马卡连柯回答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在他看来,要求与尊重是一回事。对此,他解释说:“我们对个人所提出的要求,表现了对个人的力量和可能性的尊重;而在我们的尊重里,同时也表现出我们对个人的要求。”

马卡连柯认为,在集体教育过程中,要求是必需的,否则就不可能建立集体和集体纪律。他指出,“要求”可以分为3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即在集体初建时期,领导者应当以“不许反对的方式”提出要求。当然领导者所提出的要求必须是合乎情理并能实现的。在第二个阶段,集体的领导者周围,已出现了一批自觉维护纪律的积极分子,他们所组成的核心会用自己的、要求支持教师的意见。在第三个阶段,集体本身能向其成员提出要求。这时,教师已无需要再提要求了,因为集体往往已向个人提出了过多的要求。

在谈到“尊重”的时候,马卡连柯指出,“尊重并不是尊重外表的什么东西,并不是尊重脱离社会面独立存在的东西”。这是对那些参加我们的共同劳动、共同工作的同志的一种尊重,这是对活动家的一种尊重。

②平行教育影响原则

马卡连柯认为,集体教育过程应当遵循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的原则。在他看来,集体首先是教育的基础。他说:“只有当一个人长时间地参加了有合理组织的、有纪律的、坚韧不拔的和有自豪感的那种集体生活的时候,性格才能培养起来。”

其次,集体是教育的手段。他强调说,“集体是个人的教师”。教师必须通过集体来教育个人。最后,集体是教育的目的和对象。马卡连柯认为,集体与个人两者关系密切,“在苏联不可能有置身集体以外的个人”。

因此,教育个人和教育集体既可以同时作为教育目的,个人和集体又可以同时作为教育对象。他说:“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这影响必定同时应当是给集体的一种影响。相反地,每当我们涉及集体的时候,同时也应当成为对于组成集体的每一个个人的教育。”马卡连柯后来用平行教育影响来概括他的上述思想,强调教育个人与教育集体的活动应同时进行,每一项针对集体开展的教育活动应收到既教育集体又教育个人的效果。

③前景教育原则

马卡连柯认为,集体的生命活力在于不停滞地前进。他说,一个自由的人类集体的生活方式就是向前行进,它的死亡的方式就是停滞。因此,马卡连柯要求教师不断地向集体提出新的奋斗目标来刺激集体的活力。这种新的目标就是前景,是人们对美好前途的希望。

他强调指出,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前途的希望。这个工作方法就是,建立新的前途,运用已有的前途,逐渐代之以更有价值的前途。人的生活的真正刺激是明天的快乐。因此,前景教育原则又可称为“明日欢乐论”。

在马卡连柯看来,前景教育可以分为3个步骤,即近景、中景和远景。近景主要是针对还没有能力安排自己未来长远的意向和兴趣的儿童,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近景将逐渐让位给中景和远景。无论是近景、中景还是远景的实现,都应当起到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和工作的作,用防止享乐主义情绪的产生。

2.论集体的作风和纪律

(1)集体的作风

马卡连柯十分重视集体作风的培养。他说:“如果没有也不去培养一定的共同的作风,那么,这一切外部行为的准则就毫无意义了。”在马卡连柯看来,作风是指五常的共同的态度。这种共同的态度主要表现为5个特点:

第一,集体应当朝气蓬勃。集体应当充满“强烈的快活情绪”,其表现形式为朝气蓬勃和行动的决心。这也是集体成员对集体和自己的将来充满自信和自豪的表现;

第二,集体成员之间应当团结和睦。在内部关系上,集体成员之间可以互相批评,甚至可以互相“压制”,但在外人面前,集体成员应到相保护,不让同伴追受任何苦恼和羞辱;

第三,集体成员应当具有坚定不移地主持正义的观念,在集体中,持强凌弱者应当受到处罚,弱者应当得到必要的保护;

第四,集体成员,要具有积极性,随时准备去从事有条有理的,讲究实效的活动或文化娱乐活动,克服空间与材料方面的困难,并且热爱这样的活动,热爱与困难作斗争;

第五,集体成员应当养成“抑制的习惯”,抑制的特殊形式就是礼貌”。

(2)集体的纪律

马卡连柯认为,纪律既是集体教育的结果,也是集体教育的手段。在他看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纪律与旧社会纪律的区别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纪律“应当伴随着自觉”,永远应该是自觉的纪律。马卡连柯强调说:“所谓有纪律,正是一个人能够愉快地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

3.论教师集体和家庭中的集体教育

马卡连柯认为,没有一个良好的教师集体是培养不出良好的学生集体的。他说凡是教师没有集合成一个集体的地方,凡是集体没有统一的工作计划,没有一致的步调,没有一致的准确的对待儿童的方法的地方,那里就不会有任何的教育过程。

如果有5个能力较弱的教师团结在一个集体里,受着一种思想、一种原则、一种作风的鼓舞,能齐心一致地工作的话,那就要比10个随心所欲地单独工作的优秀教师要好得多。鉴于教师集体的重要性,马卡连柯研究了如何建设教师集体的问题。

在他看来,建设教师集体应当注意4个方面:

第一,教师集体应当是一个合理的组织,而不是偶然的集合体。在组织教师集体时,要注意教师的年龄和性别结构以及教师的性格和业务能力等因素;

第二,教师集体应当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坚定的政治信念;

第三,教师集体要团结,行动要一致;

第四,教师集体和学生集体要建立密切的联系。教师集体和儿童集体并不是两个集体,而是一个集体,而且是一个教育集体。

家庭中的集体教育也是马卡连柯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家庭中进行集体教育,马卡连柯提了以下建议:

第一,要尽早地让儿童知识父亲和母亲在什么地方工作,做什么工作,这种工作是如何的困难,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取得了什么成就;

第二,要让儿童及早明白家庭预算,知道父亲和母亲的工资;

第三,要使富裕家庭的孩子明白家庭的富裕没有任何值得夸赞的地方,使经济困难家庭的孩子不羡慕其他家庭,并养成坚忍精神。

此外,马卡连柯还要求家庭能够培养孩子的诚实、关心他人、节约、责任感等品质。

三、地位影响

马卡连柯的教育思想一体,脉络分明。他具有独创性的教育理论,是从他创造性的教育总结出来的。虽然教育对象具有明显的特殊性,但他所提炼的教育理论仍不失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纵观马卡连柯的一生,他的“得意之作”莫过于把数以千计的流浪儿和违法青少年再教育成为真正的新人。这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创举,在具有剥削制度的社会里是无法想象的,但在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下却变成了现实。这项事业一方面促进了时局的稳定,并为国家输送了一批有用人才;另一方面他也从中提取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经验,极大地丰富了教育理论,特别是他有关集体教育纪律教育和劳动教育的独到见解和主张,引起了多方人士的兴趣,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马卡连柯的教育著作多采用形象逼真的文学手法,可读性极强,吸引力极大,为后人所瞩目,这也是他的教育思想得以广泛流传的原因之一。

以上就是对马卡连柯生平及教育思想的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备考之路有所帮助。

中公教育解析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