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与促进作用,并不意味着单凭教育就能决定人的发展水平。教育发挥主导与促进作用是有条件的:
第一,只有遵循人的发展规律,教育才能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第二,只有正确处理好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才能产生积极的成效。
第三,要正确处理教育与遗传、环境因素的关系,发挥各自作用。
3.体现教育的作用的俗语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概念: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
2.作用:
(1)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主观能动性是人的一种内在需要和动力,是一种积极的学习动机和期望,是人的发展的内因。
(2)个体的实践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体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的俗语:
1.出淤泥而不染。
2.人定胜天。
3.逆境出人才。
例:【单选题】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个体主观能动性 D.教育
【答案】:C。解析: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其中,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作用。
例:【多选题】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基本因素有( )
A.遗传素质 B.环境 C.学校教育 D.原生家庭
【答案】ABC。解析: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其中,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作用。
例:【判断题】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 )
【答案】√。解析: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提供物质前提,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中公教育解析
关注山东教师考试微信公众号sdjsks,及时获取山东教师招聘信息,更多信息请访问山东中公教师资格考试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