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0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封建社会时期的教育-战国、两汉、隋唐

2020-05-30 11:22:27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③官邸学

官邸学也是汉代重要的官学学校,是政府专门为皇室及贵胄子弟设立的贵族学校,创立于东汉时期(66年)。官邸学又分两种,一种被称作四姓小侯学,即皇室的四个外戚樊氏、郭氏、阴氏、马氏;另一种是宫廷学校,主要招收女子,由汉安帝时期的邓太后提倡设立,主张贵族女子和宫人中的妇女皆可入学受教。

④地方官学

汉朝时期的地方官学是按行政区划而设立的学校,据《汉书》记载,“郡国曰学,县、道、邑曰校。校、学置经师一人。乡曰庠,聚曰序。序、庠置《孝经》师一人”。

⑤私学

汉代不仅官学繁荣,私学也有极大的发展。汉代私学十分发达,在组织形式上有两种,一种是蒙学,一种是精舍(精庐)。

蒙学也称书馆、书舍等,相当于小学程度。教师称之为书师,学习内容主要是识字、习字,李斯的《仓颉篇》、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史游的《急就篇》等都是其教材。精舍相当于太学程度,由经师大儒教授,学习内容主要是五经。有些鸿儒的弟子非常多,例如董仲舒,所以不得不采用高年级学生教低年级学生的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汉代还有妇女讲学,最著名的当属班固的妹妹班昭,除此之外还有蔡邕的女儿蔡琰(蔡文姬),博学多才,通晓音律,曹操将其从匈奴手中赎回,知道其藏书之多,想排十几位官吏向其学习,后来蔡文姬把她能记得的四百多篇全部缮写出来,竟然没有遗漏和错误。

三、隋唐时期

①官学

隋朝国祚仅38年,二世而亡,但在教育上具有一定的开创作用。隋朝在中央设立国子寺(隋炀帝时期改名国子监),设祭酒1人为长官,下属主簿和录事各1人,统领各官学。国子寺(监)管理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另有大理寺直接管理律学,太医署和太仆寺直接培养医学人才,这也是鸿都门学之后我国封建社会专科学校的又一发展。地方上隋朝设置了州郡县学。

唐朝承袭隋制,并对其进行了完善。在中央,唐朝的中央官学可分为四个大的系统。

其一是国子监系统。国子监设祭酒1人为最高长官,下设司业2人协助,另设丞1人长官学生学习成绩,主簿1人负责文书簿籍。国子监管辖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前三者属于普通学校,学习儒家经典,后三者为专科性质的学校。

其二是由东宫管辖的崇文馆和门下省管辖的弘文馆。这是专门为贵族地主子弟设立的高等学府,仅限于皇亲贵戚和高官、功臣子弟,等级最高。

其三是祠部所管理的玄学系统,有东都崇玄学和西都崇玄学。

其四是太医署、太卜署、司天台等机构设立的专科学校。

地方上,官学可分为直系和旁系。直系由长史管辖,包括府学、州学、县学,以及市学和镇学。旁系即由地方设置的玄学、医学学校,他们归属于中央崇玄学和医学管辖。值得一提的是,唐朝在中央和地方都设立了分科较细的医学学校,这比西方早了几百年。

②私学

隋唐时期的私学与官学并存,办学形式较为灵活,机构简单且形式多样,不论是隋还是唐,都明文鼓励私人办学。大体上私学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成人教育,一般是名家大儒讲授;二是童蒙教育,由乡间儒士进行的启蒙教育,一般在私塾和乡校钟开展,除此之外,也有部分达官显贵直接聘请教师在家塾、学馆中教授子弟,进行家庭教育。

③重振儒术,并重佛道

在晋末之后近三百年的乱世中,儒学失去了其统治地位,隋建国之后便实行了崇儒兴学的文教政策,但由于国祚短暂,所以效果不好。唐代为了振兴儒学也采取了不少手段,例如为了解决章句繁杂的现象,唐太宗命孔颖达等人撰定《五经正义》为各级官学的标准教材。

除此之外,佛教和道教也在这个时期蓬勃发展,儒释道相互斗争相互融合,为宋明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关注山东教师考试微信公众号sdjsks,及时获取山东教师招聘信息,更多信息请访问山东中公教师资格考试网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