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更好的备考2023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笔试模拟题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3山东教师招聘练习题(21)”,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一、单选题
1.允许智力超常的学生跳级,设立特殊的学校和特殊班,说明学制设立受( )。
A.社会政治制度影响 B.人口影响
C.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 D.文化的影响
1.【答案】C。解析: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据有:(1)政治制度;(2)经济基础;(3)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题干中“允许智力超常学生”这一表述对应的是“身心发展规律”的选项。故本题选C。
2.( )是义务教育最典型的特征,也是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最基本的区别。
A.强制性 B.免费性 C.福利性 D.普及性
2.【答案】A。解析:强制性是义务教育最典型的特征,也是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最基本的区别。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对其子女进行体操和军事训练
B.雅典教育只重视读、写、算、音乐、文学、政治和哲学方面的教育
C.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和“五经”是我国封建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
D.在欧洲封建社会里,教会教育的内容是“七艺”
3.【答案】B。解析:雅典是全面和谐的教育,德智美全面发展,所以B错误。
4.学生课前预习,带着不懂的问题去上课,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注意听讲,这种注意方式属于( )。
A.有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无意后注意 D.有以后注意
4.【答案】A。解析: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性的听课,这种注意方式属于有意注意。
5.“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春秋》
5.【答案】D。解析:“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因此选项D《春秋》属于五经,不属于四书。
6.小学生极易出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现象。这反映了小学生的性格具有( )的特点。
A.可塑性 B.依赖性 C.独特性 D.向师性
6.【答案】A。解析:学生具有可塑性。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形成时期,各方面尚未成 熟,具有很大的潜力,具有“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特点。
7.古语“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体现了教育的( )。
A.政治功能 B.社会功能 C.个体功能 D.文化功能
7.【答案】C。解析: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了。”此句话强调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
8.教育系统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
A.教师与行政人员 B.教师与学生
C.教师与校长 D.教师与教材
8.【答案】B。解析:教育系统中最基本的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9.《学记》中的“学不躐等”体现了教学中( )。
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启发性原则
9.【答案】C。解析:循序渐进原则,也称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不躐等”指学习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进行,“躐”指超越,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10.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是( )。
A.夸美纽斯 B.昆体良 C.赫尔巴特 D.杜威
10.【答案】C。解析:赫尔巴特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理论来说明教学过程,提出了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即明了、联合(联想)、系统,方法。
二、判断题
1.近代西欧双轨制中所指的两种教育系统是公立学校系统和私立学校系统。( )
1.【答案】×。解析:“双轨制”中所指的两种教育系统是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
2.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法国。我国最早的师范产生于清末。( )
2.【答案】√。解析:教师职业的专门化以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机构的出现为标志。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诞生于法国,我国最早的师范教育产生于清末上海的“南洋公学”。
3.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
3.【答案】√。解析: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性,根本属性是社会性。
4.艾宾浩斯的研究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度的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
4.【答案】√。解析:艾宾浩斯(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不均匀,有先快后慢的特点,曲线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逐渐减慢。
5.社会主义的教育也是具有阶级性的。( )
5.【答案】√。解析:只要阶级存在,教育的阶级就存在。
6.火灾发生时,人们惊慌失措甚至不知道门在哪里,这时的情绪体验为激情。( )
6.【答案】×。解析:此时的情绪应该是应激。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7.学生小李去过几次小朋友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识发展到形式运算阶段性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7.【答案】×。解析:认识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思维具有了可逆性。
8.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一对矛盾关系。( )
8.【答案】×。解析:两者并不矛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要相统一。
9.儿童认识到客体尽管外形发生了变化,但其属性不变,这说明儿童的认识发展进入具体运算阶段。( )
9.【答案】√。解析:儿童认识到客体尽管外形发生了变化,但其本质不变,说明儿童能够把握问题的本质,所以这个阶段表明儿童已经进入具体运算阶段。故该说法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