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易错知识赏析

2022-04-26 20:51:09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易错知识赏析”,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1.抵罪性惩罚V回报性惩罚

抵罪性惩罚:犯错就该被惩罚,谁犯错谁受惩罚,最公正的惩罚就是最严厉的惩罚,惩罚性质与犯错内容无关。也就惩罚不为改错,罚得比较重。

回报性惩罚:犯错无需从外部给予强制性惩罚,犯错已被社会关系不容,犯错内容与惩罚性质密切相关。惩罚为了改错,罚得不重。

2.信号学习与刺激--反应学习的对比

比较范畴 信号学习 刺激--反应学习
代表人物 巴浦洛夫 斯金纳
行为 无意的 生理的 有意的  人能控制的
S---R的顺序 S--R R--S--R
学习的发生 中性刺激与无关刺激的结合 行为结果影响后续行为
例子 学生听到铃声,走进教室 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教师表扬他

3.区分图式与命题网络

图式是人头脑中关于普通事件、客体与情景的一般知识结构。具有概括性,既含有本质特征也有非本质特征,可以逐渐发展。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是将相互联系的概念、命题和表象组织起来而形成的有组织的认知单元。

命题网络:如果两个命题中具有共同成分,可以把若干命题彼此联系起来组成命题网络。

例如:多次观看狗之后,儿童形成了对“狗”的基本理解,包括够的一般体型特征、习性、典型行为等,属于图式。

4.去个性化 VS 责任分散

去个体化概述:群众中的个人,有时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而觉得责任该由大家负,从而使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或消失,一旦个体的控制系统减弱,暴力与反道德行为就可能出现。社会学家津巴度(1970)把群众中的上述现象称为去个体化。(eg:香港愤青游街。当他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他不会出现起义过激行为,但当置于愤青群里中时会出现喊口号等过激行为)。

责任扩散效应: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因为每个人都认为助人的责任和助人的失败所带来的可能成本应由大家共同承担,也就是说提供帮助的责任扩散到其它人身上。

总之,“去个性化”是群体助长了反社会行为的增加;而“责任分散效应”是群体抑制了亲社会行为的产生。

Eg:

1.有个小孩落水了,一群人没有下水救人而是看热闹。---责任扩散

2.就连平时很有爱心的、有救人经验的人也都在看热闹,全然忘了自己的技能。这属于去个性化。关键:看热闹

区别点:责任扩散强调责任为大多数人,而不是自己,去个性化强调结果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