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教师招聘考试当中,皮亚杰的理论一直是比较重要的常考点,不论是认知发展阶段理论,还是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都是考试时比较常出的题。接下来,一起来梳理一下他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内容
一、人物简介
让·保罗·皮亚杰(JeanPaulnaget,1896一1980),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被称为当代世界著名的哲学家、逻辑—数学家、动物学家、教育家,而他自己却乐于被视为发生认识论者。他创立了一门新的学科——发生认识论。这是一门主要研究认识的发生、发展结构及其心理起源的科学。它具有跨学科的特点。皮亚杰从生物学的角度出发,以儿童心理学为桥梁,取得认识论上的研究成果。因此,皮亚杰的理论对教育学、心理学、哲学认识论、科学史等都有深远影响。皮亚杰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研究,是第一位系统考察儿童道德规范形成与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
二、教育思想
皮亚杰通过观察儿童的活动,用编造的对偶故事同儿童交谈,考察儿童的道德发展问题,写成《儿童的道德判断》(1932年)一书。皮亚杰用认知发展的观点来解释道德发展,他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受到儿童逻辑思维能力的制约,因此,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相平行。皮亚杰认为,道德认知是个体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认为一个人道德上的成熟,主要表现在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两个方面,他通过大量研究,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规律: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经历了从他律道德阶段到自律道德阶段的转化。他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接受外界的准则,但不顾准则的规定,按照自己的想象在执行规则。准则对他们来说,还不具有约束力。
2.权威阶段(5~8岁)
权威阶段又称他律阶段或者道德实在论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具有以下特征: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地服从和崇拜,把成人规定的准则看成是固定不变的;常以表面的、实际的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认为受惩罚的行为本身就说明是坏的;认为不好的行为会受到自然力量的惩罚。
3.可逆性阶段(8~10岁)
可逆性阶段又称自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同伴间的共同约定,是可以改变的。共同约定的规则具有相互取舍的可逆特征,标志着品德由他律开始进入自律阶段。儿童开始以动机作为道德判断的依据,认为公平的行为都是好的,判断不再绝对化。
4.公正阶段(10~12岁)
10岁以后,儿童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从权威性过渡到平等性。这一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他们将规则同整个社会和人类利益联系起来,形成具有人类关心和同情心的深层品质。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出现利他主义。
三、小试牛刀
1.某儿童以表面的、世界的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认为服从成人就是最好的道德观念,服从成人的意志就是公正。在皮亚杰看来,该儿童属于( )阶段。
A.自我中心阶段 B.可逆阶段 C.权威阶段 D.公正阶段
2.下列属于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的是( )
A.社会契约阶段 B.可逆阶段 C.权威阶段 D.公正阶段
1.【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题干中儿童判断行为以表面的、世界的结果,服从权威,属于权威阶段,故选C。
2.【答案】BC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阶段、公正阶段。故答案选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