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猫奴尝试桑代克”,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考情分析
各位考生们在进行教师招聘备考过程中,行为主义的各个人物对比也是比较头疼的,尤其是行为主义四位大咖——玩偶大师班杜拉、猫奴尝试桑代克、虐狗狂魔巴甫洛夫、雷电法王斯金纳,他们的观点经常混淆不清,往往这里还是考试的重点。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学习一下桑代克的相关理论。
二、人物背景
桑代克1874年8月31日出生于美国麻省,父亲本来是律师,后来当了牧师。作为一个孩子,其貌不扬,生性害羞、孤独,只有在学习中才能找到乐趣,也特别有学习的天赋,高中的成绩一直处在前一二名。1891年,踏上了康涅狄格州米德尔顿的卫斯理大学,主修英文。1895年毕业时,获得了50年来最高的平均成绩。在他的自传中写道,在上大学三年级以前他不记得听说过或见过心理学这个词,当时他必须选一门必修课。在读了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之后,他才对心理学感兴趣。他去哈佛继续研究生工作,计划学习英语、哲学和心理学,可是,听了詹姆斯的两次课之后,他就完全迷住最后一门课程了。
1896年,他在哈佛获得另一个文学学士学位,1897年获硕士学位。尽管对詹姆斯非常尊敬,他却选择了一个非常没有詹姆斯特色的课题——鸡的直觉及智力行为。在后来的生活中,他说,当初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满足获取学分和毕业文凭的需要,当时明显没有对动物的特别兴趣。当时詹姆斯不再搞实验心理学,但他同意了这个选题,并把他家地下室里的一块地方提供给没有足够大实验室的桑代克作动物试验。
1898年,桑代克追求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士未果(后来桑代克与这位女士终成眷属),时值哥伦比亚大学聘请他为大学评议员,提供给他奖学金,他带着两只受过最好训练的小鸡到了纽约,在这个研究起来更方便的地方继续完成博士学位。指导教师是詹姆斯·麦克金·卡特尔,当时这位教授正在进行通过人体测验来测量智力的研究。桑代克尽管后来也进行过精神测验,但为了完成博士论文,他只得继续进行自己的动物学习研究。他完成了他著名的迷笼研究,因此获得博士学位。桑代克在1899年成为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的一位心理学讲师,根据卡特尔的建议,桑代克把他的动物研究技术应用于儿童及年轻人,之后他越来越多的用人做测试对象,并把大量时间花在人类学习、教育心理测验等领域。除了用一年的时间去俄亥俄州克里夫兰西部保留地大学做教员之外,他成果颇丰的一生中的其余时间都是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度过的。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他共出五百零七种书、专论和学术论文,这创纪录的成就,后来的心理学家,可能除了皮亚杰之外,没有人能与之相比。
这一富有成果的生命于1949年8月9日只差几个星期就到他七十五岁生日的时刻结束了。
三、理论思想
1.尝试错误说
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而形成的,因此桑代克把自己的观点称为试误说。
2.猫开笼取食实验
实验过程∶一只饿猫被关在他专门设计的实验迷签里,笼门紧闭。签子附近放着一条鲜鱼,笼内有一个开门的机关,碰到这个机关,笼门便会启开。开始饿猫无法走出笼子,只是在里面乱碰乱撞,偶然一次碰到机关打开门便得以逃出吃到鱼。经过多次尝试错误,猫学会了碰机关以开笼门的行为。桑代克用曲线图来表现学习的过程,随着尝试次数的增加,做出动作所用的时间逐渐减少,这叫做学习曲线。
3.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
桑代克根据自己的实验研究得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
(1)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准备律指导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其获得准备状态。
(2)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练习和使用越多,就会越来越得到加强,反之则会变弱。
(3)效果律。是指如果一个动作伴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会增强。桑代克指出,喜悦的结果会加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厌烦的结果则会减弱联结程度。
4.桑代克理论的贡献及不足
桑代克的学习联结说以实验研究为基础,提出了西方最早、最系统的学习理论。他用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取代了传统观念之间的联结,提出学习无需意识参与的观点,受到后来的行为土义者的关注。不过该理论过于机械论和简单化,抹杀了人类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也把复杂的学习过程简单化了。
四、题目练习
1.在桑代克的实验中,桑代克丢进去的猫,必须是饿猫。只有这样这只猫才会努力地想从笼子中逃出去,学会开笼门。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A.准备率 B.练习律 C.动机律 D.效果律
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桑代克的试误说。试误说的基本规律有: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其中,准备律是指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题干中“桑代克丢进去的猫,必须是饿猫。只有这样,这只猫才会努力地想从笼子中逃出去,学会开笼门,属于生理上的准备,也就是准备律。A项正确。
B项:练习律是指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效果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2.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 )。
A.顿悟的过程 B.同化顺应的过程
C.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D.尝试错误的过程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而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的过程建立的。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随着错误反应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最终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这种理论又被称为尝试—错误论,简称试误论。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D项正确。
A项: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不是一个刺激和反应之间逐步形成联结的过程,而是一个顿悟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
B项: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所有生物包括人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个体对环境做出的适应性变化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一种内部结构的积极建构过程。它通过两种形式实现:同化和顺应。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