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弗洛伊德考点“大满贯”

2022-02-12 17:25:54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心理学:弗洛伊德考点“大满贯””,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在教师招聘考试当中,精神分析的相关知识点考点集中,贴近生活。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梳理一下弗洛伊德的相关考点!

一、人物简介

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1899年出版《精神分析》,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正式形成。他开创了潜意识研究的新领域,促进了动力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医学模式的新基础,为20世纪西方认为学科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柱。

二、考点直击

精神分析心理学被誉为是心理学史上的“第二势力”,正是因为其开创了潜意识的研究领域,而潜意识又影响了他的遗忘理论、人格结构的三层次以及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遗忘理论-动机说(压抑说)

遗忘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如果这种压抑作用被解除,记忆也就能恢复。日常生活中,由于情绪紧张而引起的遗忘,就是动机说的体现。再比如说,亲人去世这件事对我来说太过痛苦,我选择性遗忘,也可以用动机说来解释。

【做题技巧】考查遗忘理论时,看到关键词:“紧张、焦虑、痛苦”等,优先考虑动机说。

(二)人格结构的三层次

人格结构
本我 生物本能我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位于人格结构最底层,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
自我 心理社会我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自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其作用主要是调节本我与超我间的矛盾。
超我 道德理想我 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超我具有三个作用:①抑制本我的冲动;②对自我进行监控;③追求完善的境界。

(三)人格发展阶段论

弗洛伊德的发展观认为,人从出生到死亡的一切行为都受性本能的冲动所支配。他把人的发展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器。弗洛伊德认为,每一个发展阶段中都存在着可能引起冲突和矛盾的来源,如果能顺利解决这些矛盾,个体会成功地走向成熟,否则,会对个体的人格造成永久的消极影响。

1.口唇阶段(0-1.5岁)

这一阶段的性感区是唇和舌,诸如吮吸、触咬、吞咽等是性欲满足的主要来源。此阶段,父母不要着急让婴儿戒掉奶嘴。

2.肛门阶段(1.5-3岁)

因为排便总有毁灭的含义, 排便行为是一种毁灭性的受虐狂,在父母训练孩子排便时,孩子往往和父母形成一种对抗性情绪,他们通过保持和驱逐来对抗父母,他们的反抗主要通过在适当的时机禁止排便,而在不适当时机进行排便这一方式进行,试图以此来控制他人。父母不要太着急训练孩子的自主大小便能力,最好到3岁左右。

3.性器阶段(3—5 岁)

在这个阶段,欲望主要通过生殖器来满足。由于此时男女的 生理特征不同,便产生了两种不同的人格特征:男性性器阶段和女性性器阶段。男性性器阶段,会出现“俄狄浦斯情结”或“恋母情结”。相应地,在女性性器阶段,也会产生“厄勒克特拉情结”或“恋父情结”。此阶段,可以适时地对幼儿园时期的儿童进行性教育。

4.潜伏期(5岁至青春期前)

此阶段最突出的特征是儿童失去了对与性相联系的活动的兴趣,把他们的能量集中在其他的事情上,如学校里的功课学习上,良好的习惯形成上,他们把自己局限于全部是女性或全部是男性的群体里,正是如此,弗洛伊德才把它称为“潜伏期”,因为性在此时暂时隐没了。

5.生殖阶段(青春期至成年)

在潜伏期之后即青春期,产生了第二次性欲的冲动,这种生理的压力使孩子感到了这种冲动的作用,弗洛伊德认为此时的性本能通过性高潮而得以满足。

三、小试牛刀

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强调( )。

A.中心特质、次要特质

B.内向、外向

C.共同特质、个人特质

D.本我、自我、超我

1.【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论。

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超我。本我又称生物本能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又称社会心理我,遵循现实原则。超我又称道德理想我,遵循道德原则。故答案为D。

2.许多同学每逢重大考试时,容易表现出失眠、精神高度紧张、手心出汗,进考场前所学的内容几乎忘记。可解释此现象的理论是( )。

A.动机说 B.提取失败说 C.同化说 D.痕迹衰退说

2.【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弗洛伊德的遗忘理论。

看到关键词:“紧张、焦虑、痛苦”等优先选择动机说。故A选项正确。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