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及解析
科目一(1-3)
1.【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爱岗敬业的地位。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此题干较长,描述的是“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规范,选项B为正确答案。
A选项,爱国守法要求教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不符合题干中“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故排除。
C选项,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不符合题干中“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故排除。
D选项,关心集体不是单独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而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中的要求之一。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故排除。
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此题选B。
2.【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中教书育人的含义。
A选项,爱国守法要求教师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B选项,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材料中,有的班主任用考试分数给学生排名次,并把它作为安排、调整座位和评先推优的唯一标准。这种行为违反了教书育人的要求,因此B选项正确。
C选项,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D选项,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A、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此题选B。
3.【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规定,教师要关爱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因此,B项正确。
A、C两项说法错误,该教师的行为是错误的,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D项,说法错误,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A、C、D三项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
科目二(4-10)
4.【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教育学创立阶段的代表人物与著作。
选项A,赫尔巴特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符合题干描述。
选项B,卢梭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作是《爱弥儿》。
选项C,杜威提出了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他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与核心)。
选项D,布鲁纳的代表作是《教学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教学法。
综上所述,本题选择A。
5.【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教育学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
选项A,实验教育学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辨的教育学,因此A项不选。
选项B,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及著作包括:德国的梅伊曼《实验教育学纲要》,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因此B项正确。
选项C,卢梭和裴斯特洛奇不属于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选项D,狄尔泰、斯普朗格是文化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综上所述,本题选择B。
6.【答案】B。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教育的特点。
选项A,四书五经是我国封建时期的主要教学内容。
选项B,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六艺。
选项C,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规定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
选项D,生产技能是近现代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
综上所述,本题选择B。
7.【答案】C。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发展多样化阶段和深化阶段代表人物及其观点。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人是巴班斯基。题干中“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巴班斯基,因此,C选项正确。
A选项,凯洛夫,其著作《教育学》,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对我国建国后乃至现在的教育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B选项,赞科夫,其著作《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D选项,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
综上所述,AB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C选项。
8.【答案】D。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与文化。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题干中,不属于文化功能的是指导功能。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A选项,传承功能,教育通过培养人来传承文化,为特定社会服务,实现个体的社会化,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按照社会的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选择教育的内容,从而实现对文化的筛选、整理、传递、保存。
B选项,融合功能,教育通过传播文化,使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促进文化的优化和发展。
C选项,创新功能,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综上所述,ABC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D选项。
9.【答案】A。中公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即学校的观念文化。故本题选择A选项。
B选项,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空间物态形式,是校园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又分为校园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学校环境布置属于校园物质文化。
C选项,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学校文化的缩影是校园文化。
D选项,学生文化是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集体氛围、人际关系、行为特点的总体特征。
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择A选项。
10.【参考答案】中公教育解析: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条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