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细胞呼吸》答辩题目及解析

2022-03-30 22:51:51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备考2022年山东教师招聘考试,山东中公教师招聘网小编特整理了山东教师招聘答辩备考资料,今天给大家带来“2022山东教师招聘考试:《细胞呼吸》答辩题目及解析”,预祝大家考试成功!

教育学 | 心理学 | 教育心理 |职业道德 |学科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 |结构化 |说课 |试讲 |答辩

一、本节课,你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什么?

【参考答案】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活动中也须起主导、引导作用。所以本课利用直观教学手段,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阅读能力。

①自主阅读:自主阅读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内容,明确有氧呼吸的场所、反应物、生成物和释放的能量状况等内容。

②直观教学: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启发性。

③合作讨论法:学生在自主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完成有氧呼吸的学习。

④比较法:学生参与完成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表格,列表比较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异同。

⑤归纳法:归纳有氧呼吸的概念。

二、作为教师,你在教学中进行过程性评价时,该注意什么?

【参考答案】教师在进行过程性评价时,要做到:①以生为本,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注意评价的灵活性。②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对学生实时引导,及时帮助。③不要重结果轻过程,要关注学习实质和效果。④要注意评价的多元化,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三、本节课的导入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

【参考答案】(1)可以用联系生活+提问的方式导入。如:①包扎伤口时,需要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松软的创可贴;②经常给盆栽植物松土;③稻田需要定期排水。你知道这些做法的原理是什么?

亮点: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体验,快速导入新课,通过这样的设计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为教师有效教学和学生有效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体现了生物新课程理念: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导入。如:提出问题:“呼吸作用”与我们通常了解的“呼吸”是一回事吗?

(3)温故知新导入。如:回顾上节课“呼吸作用的概念”,引出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从而引入主题。

四、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区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有氧呼吸是指活细胞在有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某些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形成许多ATP的过程。

无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相同 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产ATP供生命活动需要
意义 ①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②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联系 第一阶段完全相同
不同 反应条件 (是否需氧) 需要 不需要
呼吸场所 三个阶段分别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 两个阶段均是细胞质基质
反应程度 彻底氧化分解 不彻底氧化分解
产物 CO2、H2O CO2、酒精或乳酸
产能多少 大量 少量

五、请你结合生活实际列举并解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参考答案】①创可贴包扎伤口,既为伤口敷上了药物,又为伤口创造了疏松透气的环境,避免厌氧病原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的痊愈。

②对板结的土壤及时松土透气,可以使根细胞进行充分的有氧呼吸,从而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的吸收。此外,松土透气还有利于土壤中好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这能够促使这些微生物对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从而有利于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

③较深的伤口里缺少氧气,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合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并大量繁殖,所以,伤口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患者应及时请医生处理。

④谷氨酸棒状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在有氧条件下,谷氨酸棒状杆菌能将葡萄糖和含氮物质合成谷氨酸。谷氨酸经过人们进一步加工,就成为谷氨酸钠——味精。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