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本梳理-初中化学《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一、题本展示分析
(选自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题3)
1.基本信息:准考证号、姓名、考场;
2.正文:题目,内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3.基本要求:
教学实施:十分钟内完成试讲;试讲中实验操作用语言进行情境模拟即可;要求配合教学内容有适当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明确实验中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二、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收集方法、检验、仪器装置及操作注意事项。
2.初步培养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难点】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思路设计
(一)复习导入
【教师提问】氧气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学生回答】①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
②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③支持呼吸,维持生命……
【教师总结】氧气对维持生命活动、人类的生产生活来说,十分重要,实验室需要氧气进行实验又是如何制取的?接下来就一起来探究。
(二)探究新知
【教师引导】在实验室里,常采用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今天就对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进行探究。
【教师提问】请结合教材图片,说说要进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需要的药品和仪器有哪些?
【学生回答】药品:高锰酸钾;仪器:铁架台、水槽、试管、导管、酒精灯、集气瓶……
【教师补充】除以上还需单孔橡皮塞、胶皮管(方便收集气体)。
【多媒体播放】实验操作视频。
【教师引导】观看大屏幕,请仔细观察实验操作及现象,尝试总结实验步骤及收集方式。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①先用手紧握试管,可以看到水槽有气泡产生,即检查气密性;
②装药品和棉花,其中塞棉花是为了防止药品粉末堵塞导管口;
③固定装置,先固定试管及酒精灯,再固定导管、水槽、集气瓶,并且固定试管时试管口稍向下,导管不直接放置集气瓶中,先排出装置中的空气;(教师提示)
④点燃酒精灯,上下移动加热试管;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待集气瓶收集满之后移走导管;
⑦熄灭酒精灯。(教师提示顺序)
【教师总结】以上是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可以总结为:“查、装、定、点、收、移、熄”。
【教师提问】根据以上操作思考以下问题:
①为什么要进行气密性的检查,哪些实验要进行气密性的检查?
②固定装置时试管口稍向下是什么?
③加热时,酒精灯上下移动的原因是什么?
④气体收满之后移走导管,再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什么?
⑤为什么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学生讨论、回答】①气密性的检查为了防止制备的气体逸出、或外界气体进入装置,不能收集到纯净的气体;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实验均需要检查气密性。
②固定装置时试管口稍向下为了防止加热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遇冷形成水滴流至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③加热时,酒精灯上下移动的原因是使试管均匀受热防止炸裂。
④气体收满之后移走导管,再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防止停止加热,装置中不再产生氧气,导致压强减小,使水槽中的水进入试管(即防倒吸);
⑤因为氧气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接近,且不易溶于水。
【教师引导】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回答】火星的木条复燃,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
【教师总结】所以在检验氧气时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
【教师引导】根据实验可以看到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它受热时,分解出氧气,同时还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生成,请尝试写出其文字表达式。
【学生回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三)拓展提升
【教师提问】
收集氧气的方法是什么?是否可以用排空气法收集?为什么?
【学生回答】
排水法收集气体;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因为氧气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接近。
【教师总结】
在制备气体时,采用的收集方法要根据气体的密度、水溶性、是否有毒进行选择。
(四)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表述学习心得。
作业: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进行氧气的制取?实验如何操作?
四、板书设计展示
中公推出面试直播课:点击此处查看课程详情
各学科考题规律及趋势:点击此处查看
面试过程:
1.候考:考生持面试准考证、身份证,按时到达考试地点,进入候考室候考。
2.抽题:按考点安排,登录面试测评软件系统,计算机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幼儿园类别考生从抽取的2道试题中任选1道,其余类别只抽取1道试题),经考生确认后,系统打印试题清单。
3.备课:考生持备课纸、试题清单进入备课室,撰写教案(或演示活动方案),备课20分钟。
4.回答规定问题。考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2个规定问题,考生回答,时间5分钟。
5.试讲/演示:考生按照准备的教案(或活动方案)进行试讲(或演示),时间10分钟。
6.答辩:考官围绕考生试讲(或演示)内容和测试项目进行提问,考生答辩,时间5分钟。
7.中职文化课(公共科目)类别考生面试与高中类别一致,报考中职专业课、中职实习指导、日语(初级中学)、俄语(初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初级中学)、日语(高级中学)、俄语(高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高级中学)、日语(中职文化课)、俄语(中职文化课)、心理健康教育(中职文化课)教师资格的考生面试时,需加试专业知识概述,时间5分钟。
8.评分:考官依据评分标准对考生面试表现进行综合评分,填写《面试评分表》,经组长签字确认,同时通过面试测评系统提交评分。
关注山东中公教师资讯微信公众号jszgsd,及时获取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更多信息请访问山东中公教师资格考试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