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题思路不明确
在回答知识类的题目的时候,有些同学觉得自己某个知识点比较熟,说的比较流畅,但是说着说着就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就是由于同学们没有贯彻答题思路,思路不能展开,没有做到首尾呼应,就会使回答的内容不够丰满。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例,很多同学回答出了三爱两人一终身之后就不知道该如何往下接了。其实在回答的过程中,应该按照总述-分述-总结的形式去展开。在总述环节可以简单的说说自己的态度,说一说重要性。在分述这个环节可以简单的通过举例子展开论证。最后的总结可以结合上文或是联系自身。
总体来说,知识类重素材和知识的积累,轻答题思路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答题思路不重要。
2.教育理论知识积累不到位
在很多题目当中会出现教师职业道德、新课改理念、素质教育等问题,同学们乍一看会发现这些都是科目一和科目二的内容。在回答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对于笔试的重要知识积累不到位,那么我们在回答知识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语言匮乏的情况。所以建议大家可以着重关注某些高频知识,比如新课改理念、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素质教育等。
3.没有掌握时政热点
名言和时政类的知识是难点,确实会在答题的过程中带来很大的负担,主要是由于同学们的积累不到位所导致的。比如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你怎么理解”,你怎么理解“四德教育”,“四有教师”,“四个引路人”等等,如果同学们不认真背记,就不能答上来。所以建议学生们在备考的时候,多看一下孔子、陶行知他们的言论,与此同时,紧跟时事,同时对于经典的教育时政也要随时关注。这样在备考知识类的题目的时候,才会更有信心。
中公推出面试直播课:点击此处查看课程详情
各学科考题规律及趋势:点击此处查看
面试过程:
1.候考:考生持面试准考证、身份证,按时到达考试地点,进入候考室候考。
2.抽题:按考点安排,登录面试测评软件系统,计算机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幼儿园类别考生从抽取的2道试题中任选1道,其余类别只抽取1道试题),经考生确认后,系统打印试题清单。
3.备课:考生持备课纸、试题清单进入备课室,撰写教案(或演示活动方案),备课20分钟。
4.回答规定问题。考官从题库中随机抽取2个规定问题,考生回答,时间5分钟。
5.试讲/演示:考生按照准备的教案(或活动方案)进行试讲(或演示),时间10分钟。
6.答辩:考官围绕考生试讲(或演示)内容和测试项目进行提问,考生答辩,时间5分钟。
7.中职文化课(公共科目)类别考生面试与高中类别一致,报考中职专业课、中职实习指导、日语(初级中学)、俄语(初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初级中学)、日语(高级中学)、俄语(高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高级中学)、日语(中职文化课)、俄语(中职文化课)、心理健康教育(中职文化课)教师资格的考生面试时,需加试专业知识概述,时间5分钟。
8.评分:考官依据评分标准对考生面试表现进行综合评分,填写《面试评分表》,经组长签字确认,同时通过面试测评系统提交评分。
关注山东中公教师资讯微信公众号jszgsd,及时获取山东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更多信息请访问山东中公教师资格考试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