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2022山东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与能力模拟卷

2021-11-01 18:21:44 教师资格考试官微
更多资料辅导请点击

1.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1.【参考答案】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主要途径。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学校是宣传、灌输、传播一定阶级的思想体系、道德规范、政策路线的有效阵地,是宣传某种思想,借以影响群众、服务于一定政治经济制度的现实力量。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普及教育的程度越高,人们的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增强人民的权利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政策,推动政治的改革和进步。

2.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2.【参考答案】


弗洛伊德认为,人在不同的年龄,性的能量——“力比多”会投向身体的不同部位,口腔、肛门、生殖器等相继成为快乐与兴奋的中心。以此为依据,弗洛伊德将儿童的心理发展(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1)口唇期(零岁至十八个月)。这个时期的婴儿主要通过吮吸、咀嚼、吞咽、咬等口腔刺激获得食物和快感。
口唇、舌是这一时期“力比多”最集中的区域,也是性敏感区。
(2)肛门期(十八个月至三岁)。这个时期儿童的“力比多”集中到肛门区域,排泄时产生的轻松与快感,使儿童体验到了操纵与控制的作用。


(3)性器期(三岁至六岁)。这个时期儿童开始关注身体的性别差异,开始对生殖器感兴趣,阴茎或阴蒂成为重要的性敏感区。


(4)潜伏期(六岁至十二岁)。潜伏期又称"同性期",此阶段最大的特点是儿童对性缺乏兴趣,处于一个“性”中立的时期,男女界限分明,甚至互不往来,直到青春期这种现象才有所转变。


(5)生殖期(十二至十七八岁)。这一时期又称“异性期”。个体进入青春期后,生理上出现第二性征,心理上开始对异性感兴趣,并且开始关注自身形象,对自己的外貌、服饰、行为表现等开始变得特别敏感。

3.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有哪些?

3.【参考答案】

(1)目的明确:一是目标制定得当,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二是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目的来进行。

(2)内容正确: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3)方法得当: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4)结构合理:要有严密的计划性和组织性。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5)语言艺术:讲普通话,要清楚、注意抑扬顿挫等。

(6)气氛热烈: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注意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7)板书有序:形式上字迹规范、清楚、位置适宜;内容上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8)态度从容:充满自信,适当应用肢体语言。

4.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

4.【参考答案】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四种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1)道德认识:亦称为道德观念。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个体品德中的核心部分。包括:判断自己或他人行为的是非、善恶和好坏,道德评价是道德认识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的直接动因。

(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

(4)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看一个学生的品德,主要不是看他认识到什么,而是看他是否言行一致

 
 
 
 
Copyright©1999-2019 北京中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